《伤春感怀》

时间: 2025-01-17 09:54:36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

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

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意思解释

伤春感怀

原文展示:

花飞惜不得,年长更堪悲。
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
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
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

白话文翻译:

花瓣飞舞却无法挽留,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感到悲伤。
春天结束时总有归期,而年老时却再无离去的时刻。
风中如雪片般飞舞,镜中数着那几根柳丝。
肠断心伤在青山夕暮中,独自攀爬杨柳的枝条。

注释:

  • 惜不得:无法珍惜或留住。
  • 年长:年纪增长。
  • 春尽:春天结束。
  • 归日:回归的日子。
  • 老来:年老时。
  • 无去时:没有离开的时刻。
  • 风前千片雪:形容柳絮随风飞舞如雪。
  • 镜里数茎丝:镜中映出柳枝的样子。
  • 肠断:形容心中的悲痛。
  • 独攀:孤独地攀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春尽”与“老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春天象征青春,而秋冬则象征衰老与死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威,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末尾,正值作者年长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留恋,反映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怀,表达对青春逝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惆怅。

诗歌鉴赏:

《伤春感怀》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首句“花飞惜不得”开篇即点明主题,花的飞舞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令人感到惋惜。接下来的“年长更堪悲”则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愈发感到失去的悲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春尽有归日,老来无去时”则体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春天的结束意味着青春的逝去,而年老时却再无回归的机会,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接下来的“风前千片雪,镜里数茎丝”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最后两句“肠断青山暮,独攀杨柳枝”中,青山的暮色与独自攀爬的意象充满了孤独与伤感,诗人似乎在无尽的思索中寻找心灵的寄托,而杨柳的柔弱又反映了诗人脆弱的心情。这首诗不单是对春天的怀念,更是对生命、时间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诗特有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飞惜不得:描绘春天花瓣随风而飞,令人感到无法挽留的惋惜。
  2. 年长更堪悲: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对失去的感受愈发深刻。
  3. 春尽有归日:春天虽有归期,但青春终将逝去。
  4. 老来无去时:年老时却没有再离开的时刻,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
  5. 风前千片雪:如雪般飞舞的柳絮,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6. 镜里数茎丝:寓意着对柳丝的细致观察与思考。
  7. 肠断青山暮:深切的悲痛与夕阳下青山的孤寂形成对比。
  8. 独攀杨柳枝:孤独的心情和对过往的依恋尽显无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前千片雪”,将柳絮比作雪,增强了春天的意象。
  • 对仗:整首诗具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肠断”,赋予情感以生命,使悲伤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出对时间流逝、青春逝去的感慨,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青春与美好。
  2. :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3. :象征纯洁与短暂。
  4. 青山:象征稳固与永恒,但在诗中却显得孤独。
  5. 杨柳:象征柔弱与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长更堪悲”意指什么? A. 年龄增长,心情愉悦
    B. 年龄增长,感到悲伤
    C. 年龄没有影响
    D. 没有任何意义

  2. 诗中提到的“春尽”代表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春天的结束
    C. 青春的开始
    D. 一切的美好

  3. 诗人在最后一联的情感状态是? A. 快乐
    B. 孤独和悲伤
    C. 自由自在
    D. 忧愁但坚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家园的忧虑;而《伤春感怀》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全唐诗》
  3.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