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蝉(一作客中闻早蝉) 于武陵 〔唐代〕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白话文翻译
在江头,一声蝉鸣响起,美好的时光已难以挽留。 听到这高高的林木上的蝉鸣,我遥想到故乡的秋天。 它似乎在催促风儿吹落树叶,好像在劝我乘舟返回。 不是新蝉的鸣叫让人痛苦,而是每年都有自己的忧愁。
注释
- 江头:江边。
- 芳岁:美好的时光。
- 高林:高大的树木。
- 故国:故乡。
- 应催:应该催促。
- 似劝:好像在劝说。
- 新蝉:新近鸣叫的蝉。
- 年年:每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武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这首诗可能是在他客居他乡时所作,通过蝉鸣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客居他乡时,听到蝉鸣而引发的思乡之情。蝉鸣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蝉鸣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以蝉鸣为引子,暗示了时光的不可挽留。接着,“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通过蝉鸣联想到故乡的秋天,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后两句“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运用拟人手法,将蝉鸣赋予了催促和劝说的意味,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最后一句“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并非由蝉鸣引起,而是每年都会有的情感体验,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江边的蝉鸣一声响起,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经难以挽留。
-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听到高高的林木上的蝉鸣,联想到故乡的秋天。
-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蝉鸣似乎在催促风儿吹落树叶,好像在劝诗人乘舟返回故乡。
-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不是新蝉的鸣叫让人痛苦,而是每年都有自己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蝉鸣赋予了催促和劝说的意味,如“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 象征:蝉鸣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蝉鸣这一自然现象,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蝉鸣:象征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 高林:高大的树木,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 故国秋:故乡的秋天,引发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江头一声起”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蝉鸣 C. 鸟鸣 D. 水声
-
诗人通过蝉鸣联想到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的“似劝客回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乡 D. 愤怒
答案: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与于武陵《咏蝉》:两者都通过自然现象表达情感,但王维更注重自然之美,而于武陵更注重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于武陵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