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景长秋兴韵》
时间: 2025-01-19 13:4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潇潇风雨洗秋旻,顿觉乾坤万象新。
画栋云飞嗟帝子,铜盘露冷泣仙人。
凤凰览德翔千仞,燕子辞巢别故邻。
欲颂河清献明主,天颜一笑物皆春。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天空在潇潇的风雨中变得清新,顿时感觉天地万物焕然一新。
华丽的楼阁在云中飞舞,让人感叹古代的帝王;
露水在铜盘上冷冷地滴落,仿佛在为仙人哭泣。
凤凰翱翔在高空,欣赏君主的德行;
燕子告别了自己的巢穴,离开了熟悉的邻居。
我想要歌颂清河的安宁,献给明主,
只要君主一笑,万物皆会复苏,迎来春天。
注释:
- 潇潇:形容雨声细微,轻柔的样子。
- 秋旻:秋天的天空。
- 顿觉:突然感觉到。
- 乾坤:指天地,宇宙。
- 画栋:指装饰华丽的屋檐或楼阁。
- 帝子:古代帝王的代称。
- 铜盘:指用铜制成的盘子,这里用来形容露水。
- 露冷:露水寒冷,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泣仙人:形容仙人因某种原因而悲伤流泪。
- 凤凰:一种寓意吉祥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美德。
- 河清:指河水清澈,象征国家安宁、清明的政治。
- 明主:明智的君主。
典故解析: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美德和高尚的品质,常用于比喻有德行的人。
- 帝子与仙人:帝子常用来指代古代的帝王,而仙人则是指超凡脱俗的神人,二者在古诗中常常代表着理想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优美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和自然的感慨,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天,正值风雨交加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宇宙变化的感慨和对明主的期望,寄托了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诗歌鉴赏:
《和吴景长秋兴韵》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作,作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现了秋天的清新与苍凉。开篇“潇潇风雨洗秋旻”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雨后的清新世界,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秋雨的绵绵与清凉。接下来的“顿觉乾坤万象新”则表达出在这场风雨洗礼后,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焕然一新,仿佛大自然在促使万物复苏。
诗中“画栋云飞嗟帝子”和“铜盘露冷泣仙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既描绘了宏伟的建筑,又展现了仙人的孤寂与惆怅,展现了人间与神界的情感碰撞。接下来的“凤凰览德翔千仞,燕子辞巢别故邻”则用凤凰和燕子的形象,表现出对君主的赞美与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两句“欲颂河清献明主,天颜一笑物皆春”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表达了对明主的期盼,希望在明主的治理下,国家能够安宁清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得极为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潇潇风雨洗秋旻:秋风细雨洗刷着天空,清新而明亮。
- 顿觉乾坤万象新:瞬间感到天地间的一切都焕然一新。
- 画栋云飞嗟帝子:华丽的楼阁如同飞翔的云,令人不禁感叹古代的帝王。
- 铜盘露冷泣仙人:露水在铜盘上冷冷地滴落,仿佛在为仙人流泪。
- 凤凰览德翔千仞:凤凰在高空翱翔,欣赏君王的德行。
- 燕子辞巢别故邻:燕子告别了自己的巢穴,离开了熟悉的邻居。
- 欲颂河清献明主:我想要歌颂清河的安宁,献给明主。
- 天颜一笑物皆春:只要君主一笑,万物皆会复苏,迎春而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雨比作清洗,展现秋天的景象。
- 拟人:露水“泣仙人”,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凤凰览德翔千仞,燕子辞巢别故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明主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也有些许的凄凉。
- 风雨:象征着洗净与重生,带来新气象。
- 凤凰:象征着德行与高贵。
- 燕子:象征着家园与离别。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秋天:在中国文化中,秋天常常被视为反思与收获的季节。
- 凤凰与燕子:二者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与美好有着密切的联系,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潇潇风雨”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秋天的宁静
- B. 秋天的风雨
- C. 春天的花开
-
“铜盘露冷泣仙人”中的“泣”字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惆怅
- C. 愤怒
-
最后两句“欲颂河清献明主,天颜一笑物皆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 A. 国家安宁
- B. 个人荣华
- C. 自然美景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对象:杜甫的《春望》和陈绎的《和吴景长秋兴韵》
- 解读: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但杜甫更强调个人的忧愁与国家的动荡,而陈绎则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对明主的祝愿,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