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时间: 2025-01-19 18:02: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暂凭尊酒送无憀,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
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
半留相送半迎归。
白话文翻译
暂时借酒来送别,不要让愁苦的眉头和纤细的腰身受到伤害。人世间在临终之前唯一的就是分别,春风争相想要珍惜这长长的柳条。烟雾缭绕之中,柳条轻轻摇曳,万千情绪在阳光下飘落。为了答谢行人,最好不要把柳条全都折尽,留下一半送给离去的人,一半迎接归来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尊酒:指酒杯,古代人饮酒用的器皿。
- 无憀:无忧,表示没有忧愁。
- 愁眉:愁苦的眉头。
- 细腰:形容女子的纤细身姿。
- 人世:人间,世俗的生活。
- 别:分别,离别。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长条:指柳树的长枝条。
- 含烟惹雾:形容柳条轻柔缭绕,似有烟雾般的朦胧感。
- 万绪千条:形容千丝万缕的思绪。
- 拂落晖:轻轻拂动落日的余晖。
- 行人:外出的人,通常指远行或离别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柳”作为离别的象征在古诗词中常常出现,尤其与送别相关的诗句中,柳树常象征着哀愁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以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运用典故与隐喻,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苦涩。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创作背景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行人的惦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唐代人对情感细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这首《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以柳树为意象,借以表达离别的情感。开头两句“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以酒送别,试图通过饮酒消减离愁,暗示着人世间的苦涩与无奈。接下来的“人世死前唯有别”则直白地点出人生的宿命,离别是人世间唯一的常态,诗人在此以柳条的柔美来反衬离别的伤感。尤其在“春风争拟惜长条”一句中,春风的温暖与柳条的柔韧形成鲜明对比,生与逝、欢与愁交织,展现出一幅充满忧伤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通过描绘柳条在风中摇曳的情景,传达出对离别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表现了诗人在送别时的宽厚与理解,既希望行人留有一部分柳条的美好,也希望以此传达一种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暂凭尊酒送无憀:暂时依靠美酒来送别,期望消除心中的忧愁。
- 莫损愁眉与细腰:不要让忧愁影响到美丽的容颜和身姿。
- 人世死前唯有别:在世间,除了死亡,唯一的事情就是离别。
- 春风争拟惜长条:春风想要珍惜这长长的柳条,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含烟惹雾每依依:柳条在烟雾中轻轻摇曳,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 万绪千条拂落晖:万千思绪如同柳条拂动落日的余晖,感慨万千。
- 为报行人休折尽:为了回报行人,最好不要全部折去柳条。
- 半留相送半迎归:留下一半送给离去的人,一半迎接归来的人,表达了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比作离别的情感,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和柳条似乎有了情感,展现出情感的细腻。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展示了人间情感的复杂性和珍贵性,体现了李商隐对生命、离别的独特理解,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离别与思念,柔美而又带有伤感。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反衬出离别的无奈。
- 酒:象征欢聚与送别,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烟雾:象征朦胧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商隐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离别
C. 自然
D. 战争 -
诗中提到的“尊酒”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酒杯
C. 食物
D. 水 -
“春风争拟惜长条”中的“长条”指的是什么? A. 长长的路
B. 柳条
C. 长长的河流
D. 长长的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了离别时的复杂心理,而王之涣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壮丽山河的描绘,展现出豪情与壮志。这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表现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