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诗 其五 夕行闻夜鹤》
时间: 2025-01-06 09:16: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咏诗 其五 夕行闻夜鹤
作者:沈约
闻夜鹤。夜鹤叫南池。对此孤明月。临风振羽仪。
伊吾人之菲薄。无赋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怀。随冬春而哀乐。
懿海上之惊凫。伤云间之离鹤。离鹤昔未离。迥发天北垂。
忽值疾风起。暂下昆明池。复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
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势逐疾风举。求温向衡楚。
复值南飞鸿。参差共成侣。海上多云雾。苍茫失洲屿。
自此别故群。独向潇湘渚。故群不离散。相依江海畔。
夜止羽相切。昼飞影相乱。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浔。
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我听见夜鹤在南池边鸣叫。面对着孤独而明亮的月光,我在风中振动着羽毛,显得仪态万方。
我感到自己微薄的存在,没有被赋予高贵的天命,只能抱着局促的短暂心怀,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感受悲欢离合。
在那海面上,惊起的野鸭和云间离去的鹤让我感到悲伤。离开的鹤,曾经未曾远去,如今却在北方的高空飞翔。
忽然间,狂风起,鹤暂时降落在昆明池,然而又害怕冬天的冰封,这样的水边栖息并不适宜。
想要停留却无法长久,想要离去却已疲惫。随着疾风飞起,寻求温暖向南方的楚地。
又遇到南飞的大雁,彼此成了伴侣。海上云雾弥漫,苍茫中失去了岛屿的踪影。
我从此与故乡的群体别离,独自向潇湘的水边漂去。故乡的群体并未散去,依旧在江海边相依。
夜间停歇时,羽毛相互碰撞,白天飞翔时,影子交错混乱。
在水面上共浮沉,湛蓝而清澈的水面荡漾着。既然没有经历离别,又怎能理解对伴侣的思念?
九冬时节,承载着霜雪,六翅飞行无比艰难。且养成凌云的翅膀,俯仰之间发出清音。
我所期待的浮丘子,愿你早晚来寻我。
注释
- 夜鹤:夜间飞翔的鹤,象征孤独和离别。
- 孤明月:独自的明亮月光,象征孤独的境地。
- 伊吾:指的是人,表现出诗人对世人的自谦。
- 昆明池:古代著名的池塘,承载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
- 浮丘子:传说中的神仙,诗人期待的理想伴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休道,南朝梁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及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抒情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诗中表现出的夜鹤与孤明月,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八咏诗 其五 夕行闻夜鹤》通过夜鹤的鸣叫与孤月的映照,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的开篇即以“闻夜鹤”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夜鹤的叫声仿佛在叩问诗人的心灵。接着,诗人在孤月之下,思绪万千,感受到人世间的无常与自身的渺小。全诗贯穿着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剖析,尤其是对离别与相思的描绘,极具感染力。
诗中“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的矛盾心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在这幅夜景中,孤雁南飞,云雾弥漫,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最终,诗人期盼浮丘子的到来,寄托了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展现了人类对于爱的追求与期盼。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夜鹤:听到夜鹤的鸣叫,暗示孤独。
- 夜鹤叫南池:鹤鸣在南池,增添了夜的惆怅。
- 对此孤明月:面对孤独的月光,反映诗人的心境。
- 临风振羽仪:在风中振动羽毛,展现鹤的优雅。
修辞手法:
- 比喻:夜鹤与孤月的对比,表现孤独。
- 拟人:将鹤赋予情感,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欲留不可住,欲去飞已疲”,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夜鹤与明月,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离别的深刻体验与对理想伴侣的渴望,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鹤:象征孤独与离别。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的寄托。
- 冬冰:代表困境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夜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友谊
-
诗中提到的昆明池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离别
- C. 理想
-
诗人希望浮丘子来寻找他,意味着他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理想伴侣
- C. 名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描绘夜晚的孤独感。
诗词对比:
- 沈约的《八咏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均以夜晚为背景,表现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但沈约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深刻思考,而李白则主要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沈约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