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荔浦蒋明府赴任
杜牧 〔唐代〕
路长春欲尽,歌怨酒多酣。
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
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道路漫长,春天快要结束了,歌声中充满了怨怼,酒意正浓。
在白社的莲塘以北,在青袍的桂水以南。
在驿站行走时,沿着鸟儿飞过的小道;在船上宿泊时,要避开龙潭。
真正能体会到诗人情趣的,只有那些对烟霞景色处处熟悉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路长:道路漫长。
- 春欲尽:春天快要结束。
- 歌怨:歌声中充满了怨怼的情绪。
- 酣:深醉的状态。
- 白社:指白社村。
- 莲塘:盛开莲花的水塘。
- 青袍:指青色的袍子,这里可能是指某种身份的象征。
- 桂水:指桂花盛开的河水。
- 驿行:在驿站行走。
- 盘鸟道:鸟儿飞翔的路径。
- 船宿:在船上住宿。
- 避龙潭:避开龙潭,可能是指某种危险或不吉利的地方。
- 真得:真正能理解、体会。
- 烟霞:指山间的云雾和霞光。
- 谙:熟悉、懂得。
典故解析:
“龙潭”常常用来形容险恶的地方,可能与传说中的龙有关,象征着不可逾越的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诗风豪放而著称。其诗多描写景物、抒发情感,具有独特的风格。杜牧在政治上曾任官职,诗作中常流露出对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送别友人蒋明府赴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之路的感慨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的情景为背景,展现了杜牧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开头的“路长春欲尽”便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结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而“歌怨酒多酣”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沉醉。此句中,歌声的怨愁与酒意的浓烈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人们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则描绘了细腻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地名和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仿佛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美好。这里的白社与桂水,也可能暗含对友人的祝福,愿他在任职期间能够如同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清新高洁。
“驿行盘鸟道,船宿避龙潭”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在行走和住宿的过程中,杜牧提醒友人要小心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风险,展现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
最后的“真得诗人趣,烟霞处处谙”则表达出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强调了真正的诗人能够在烟霞之中找到乐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热爱,恰恰是杜牧作为诗人的特质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 第二联通过地名的描写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并暗示了对友人的祝福。
- 第三联则提醒友人在旅途中要小心,应对可能的风险。
- 第四联总结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强调了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结束比作人生的短暂,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白社莲塘北,青袍桂水南”,体现了古诗的对称美。
- 拟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歌怨:代表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情感的复杂性。
- 莲塘、桂水:分别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展现了自然的魅力。
- 龙潭:象征险恶与挑战,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谨慎。
- 烟霞:代表着美好的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社”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地名
C. 一种饮品 -
“驿行盘鸟道”中的“驿”指的是: A. 旅馆
B. 驿站
C. 船只 -
诗中提到的“龙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危险和挑战
C. 诗人的情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牧的《送荔浦蒋明府赴任》与王之涣的《送友人》,均以送别为主题,但杜牧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而王之涣则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与对友谊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