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

时间: 2025-01-06 12:06:07

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

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兴采薇蕨,向暮归蓬荜。

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秋对凉野,四望何萧瑟。
远见鸣皋山,青峰原上出。
晨兴采薇蕨,向暮归蓬荜。
讵假数挥金,餐和养馀日。

白话文翻译:

在高秋时节,我望向凉爽的原野,四周一片萧条。远处可以看到鸣皋山,青翠的山峰在原野上显露出来。清晨我起床去采集薇蕨,傍晚时分归来时却只剩下简陋的茅屋。难道我只是假借金钱的挥霍,才能吃上这顿丰盛的饭菜,来养活我剩余的时光吗?

注释:

  • 高秋:指深秋,天气逐渐变凉。
  • 萧瑟:形容景象凄凉、冷清。
  • 鸣皋山:山名,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有关。
  • 薇蕨:一种可食用的野菜。
  • 蓬荜:指简陋的茅草屋。
  • 讵假数挥金:难道是指假装挥霍金钱。

典故解析:

本诗可能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生活的困顿,反映出一种隐喻的生活智慧,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锡,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才华横溢,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德裕的晚年,可能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在经历了政治起伏和个人生活的变迁后,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高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生活的感受,其间交织着对宁静与简朴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高秋对凉野”引入,展现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令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寂。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从自然景观的描绘转向了个人的生活体验,晨间的采集活动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向上,而“蓬荜”的出现则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简朴。

在最后一句中,作者直面财富与生活的关系,质疑金钱是否是维持生活的唯一途径,这种反思让整首诗更加深邃,蕴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是对人生无常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秋对凉野:描绘了高秋的自然景象,凉爽的天气让人感到清新。
  2. 四望何萧瑟:四周的环境显得孤寂凄凉,加深了秋天的萧瑟感。
  3. 远见鸣皋山:远处的鸣皋山透出一丝生机,形成自然与生活的对比。
  4. 青峰原上出:青翠的山峰在原野上显露,象征着自然的魅力。
  5. 晨兴采薇蕨:清晨起床去采集野菜,体现了生活的朴实。
  6. 向暮归蓬荜:傍晚回到简陋的茅屋,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7. 讵假数挥金:质疑金钱的作用,反映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8. 餐和养馀日:吃上简单的饭菜,养活余下的日子,强调生存的现实。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美与生活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薇蕨、蓬荜等意象象征着作者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金钱与生活关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秋:象征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凉野:代表自然环境的清新与孤寂。
  • 鸣皋山:象征远方的理想与希望。
  • 薇蕨:象征生活的朴素与劳动的价值。
  • 蓬荜:象征生活的简陋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晨兴采薇蕨”的意思是什么?
    A. 早晨去看山
    B. 早晨去采摘野菜
    C. 早晨去旅行
    D. 早晨去钓鱼

  3. 诗中提到的“蓬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简陋的茅屋
    C. 高楼大厦
    D. 美丽的庭院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 孟浩然《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德裕的诗更强调个人对自然的感受与生活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动荡。两者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德裕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