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赵谦光》

时间: 2025-01-19 16:40:14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嘲赵谦光
作者: 贺遂涉 〔唐代〕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
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白话文翻译:

这位员外自古以来就很美丽,郎中也有很高的期望。
谁能想到在那粉饰的官署里,竟然变成了土丘?

注释:

  • 员外: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郎中:指的是官吏或医生,通常是对有地位的人的称呼。
  • 粉署:指涂抹粉饰的官府。
  • 土山头:比喻官场的腐败与虚伪,表面光鲜,实则堆积着许多不堪之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遂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讽刺和嘲弄时事为主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官场腐败、社会风气不正之时,诗人以嘲讽的口吻揭示了官员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腐朽,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嘲赵谦光》是一首富有讽刺意味的诗作,诗人通过“员外”与“郎中”的对比,揭示了表面光鲜的官场背后隐藏的腐败与虚伪。起首两句,描绘了官员的美好形象,似乎在赞美他们的外在,但随后的转折却让人感到意外,粉饰的官署竟然变成了土山头,暗示着表象的繁华与实际的贫瘠之间的巨大反差。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的美好形象与后半部分的土山头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讽刺与批判。通过“粉署”和“土山头”的意象,诗人揭示了官员们追求表面光鲜的心理,而忽视了实质的腐败与堕落。整首诗虽短,但意蕴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员外由来美:即“员外”这个身份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美好的,指代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官员形象。
  • 郎中望亦优:即“郎中”一职也被寄予厚望,说明社会对这些官员的期望是很高的。
  • 宁知粉署里:指的是在表面粉饰的官员们的官署之中。
  • 翻作土山头:意指这些表面的华丽掩盖了内在的腐败与堕落,形成了一种讽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两部分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官场的虚伪与现实的落魄。
  • 比喻:用“土山头”比喻官场的腐败,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华丽表象与内在腐败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现象的不满与讽刺,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员外:象征着理想的官员形象。
  • 郎中:代表着社会对官员的期待。
  • 粉署:象征着华丽的外表与表象。
  • 土山头:象征着腐败与不堪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员外”指的是: A. 富人
    B. 官员
    C. 学者
    D. 商人

  2.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来表现官场的虚伪? A. 排比
    B. 对比
    C. 拟人
    D. 夸张

  3. “土山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的美好
    B. 官场的繁荣
    C. 官场的腐败
    D. 官场的权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贺遂涉的《嘲赵谦光》与白居易的《卖炭翁》均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困境。两首诗都采用了讽刺的手法,但贺的诗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批判,而白则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