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鞭》
时间: 2025-01-08 00:1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记铃声曳马,帽影笼鸟,踏遍庚邮。廿载京华芦,惯挝来绣陌,捎过芦沟。断肠几多,春色青上柳梢头。戏折向章台,珊瑚换处,一样丝柔。归休。付驴背,笑得得吟鞍,诗瘦于秋。老策龙筇杖,忆春风红杏,谁勒长楸。战云只今如梦,投不断江流。且短笛横吹,斜阳巷陌呼饭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回忆了往昔的游历,铃声响起时马匹在路上走,帽子的影子笼罩着飞鸟,曾踏遍各地的邮路。经过二十年的京城生活,已经习惯了在绣花的街道上徘徊,经过芦沟。内心的伤痛有多少呢,春天的颜色映照在柳树尖端。轻松地在章台折柳,珊瑚的交换之处,依旧是一样的柔情。归来时,将行李放在驴背上,笑着吟唱,诗句比秋天更为消瘦。携带着老旧的龙筇杖,忆起春风中盛开的红杏,谁又能勒住那长长的秋千?如今的战云如梦,似乎无法割舍那江水的流淌。且让短笛轻声吹奏,斜阳下巷陌呼唤着归家的牛。
注释:
- 庚邮:古代的邮递制度,此处指代各地的邮路。
- 断肠:形容极其痛苦的心情。
- 章台:古代女子舞蹈的地方,象征着轻松和游戏。
- 珊瑚:用来形容柔美的事物,或许暗示情感的珍贵。
- 龙筇杖:老年的象征,表示作者的年纪和经历。
- 战云:可能指战争带来的忧虑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潜,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回忆为主。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之美与现代情感,往往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邓潜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中,时代背景可能是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旧游的回忆,表达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旧游 鞭》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深切怀念。诗中描绘了曾经游历的场景与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变化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铃声、马匹、帽影等意象,瞬间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悠远的世界,展现了诗人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随着诗句的深入,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交织让人倍感惆怅,尤其是“断肠几多,春色青上柳梢头”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也充满了生活的细节与情趣,如“戏折向章台,珊瑚换处”,不仅仅是对往昔的追忆,更是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最后,诗人在描绘战云时,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记铃声曳马,帽影笼鸟,踏遍庚邮。”:通过声音与影像的结合,描绘出一种动态的场景,突出游历的活力。
- “廿载京华芦,惯挝来绣陌,捎过芦沟。”:时间的流逝与习惯的养成,表现出对京华生活的熟悉与适应。
- “断肠几多,春色青上柳梢头。”:内心的痛苦与春天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 “戏折向章台,珊瑚换处,一样丝柔。”:轻松的游戏与细腻的感情交融,表现出一种淡然与洒脱。
- “归休。付驴背,笑得得吟鞍,诗瘦于秋。”:归来的轻松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老策龙筇杖,忆春风红杏,谁勒长楸。”:老年的象征与对青春的缅怀,突出时间的无情。
- “战云只今如梦,投不断江流。”:现实的困扰与过往的美好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 “且短笛横吹,斜阳巷陌呼饭牛。”:生活的细节与温暖的画面,回归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肠几多”,将内心的痛苦形象化。
- 拟人:如“斜阳巷陌呼饭牛”,赋予自然与动物以人的情感与行为。
- 对仗:如“记铃声曳马,帽影笼鸟”,使诗句更具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铃声:象征着旅途的开始与过去的回忆。
- 帽影: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微观察与感受。
- 春色:代表希望与美好,亦是对青春的怀念。
- 驴背:象征着生活的负担与归属感。
- 战云:象征着现实的压力与时代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铃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幸福
- B. 怀旧
- C. 悲伤
- D. 平静
-
“断肠几多,春色青上柳梢头”这句诗中,春色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绝望
- C. 过去
- D. 未来
答案:
- B. 怀旧
- A.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
- 《春晓》by 孟浩然: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邓潜的《忆旧游 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孤独与对过往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生活细节与细腻情感,后者则更显豪放与哲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网络文献与诗词分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