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 其四 上方阁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闻钟渡寒水,共步寻云嶂。
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上。
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
白话文翻译:
在寒水边听到钟声,和朋友一起走过云雾缭绕的山岭。
还跟随着孤独的鸟儿飞下去,回望那层层叠叠的树林。
清新的梵音远远传来,暮色中空旷的山野回响着。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钟:听到钟声。
- 渡寒水:渡过寒冷的水面。
- 共步:与他人并肩行走。
- 寻云嶂:寻找云雾缭绕的山岭。
- 孤鸟:孤独的鸟儿。
- 层林:重叠的树林。
- 清梵:清雅的佛教梵音。
- 空山:空旷的山野。
- 响:回响。
典故解析:
- “清梵”意指佛教的音乐,常用于表达一种超然的境界,传达出诗人的内心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诗、文、词,特别以散文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山水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欧阳修游览龙门时,时值秋冬,山水景色宜人。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山水间的沉思,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山水的美与宁静。开头的“闻钟渡寒水”,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钟声穿透了寒冷的水面,仿佛在引导着诗人走向更深的自然境界。接着“共步寻云嶂”,表现出诗人与友同行的情景,二者在云雾缭绕的山中行走,增添了一种惬意的氛围。
“还随孤鸟下,却望层林上”一联则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孤鸟的轻盈与层林的厚重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刻似乎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而最后两句“清梵远犹闻,日暮空山响”则将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清澈的梵音在空山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使读者在诗的意境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诗人对宁静的向往与追求尤为珍贵,给人以启示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钟渡寒水:在寒冷的水面上听到钟声,暗示着一种静谧的氛围。
- 共步寻云嶂:与友人共同漫步,寻找云雾缭绕的山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 还随孤鸟下:跟随孤独的鸟儿飞下,表现了一种自由与随意的状态。
- 却望层林上:回望重重叠叠的树林,展现了自然的层次感。
- 清梵远犹闻:远处传来的清雅梵音,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 日暮空山响:在暮色中,空旷的山野回响,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加了诗的深度。
- 对仗:如“共步寻云嶂”和“还随孤鸟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鸟、钟、山水等意象,构建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人生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 寒水:代表着自然中的冷静与清澈。
- 孤鸟: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层林:象征着自然的层次与丰富。
- 清梵:代表着一种超然的心境与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欧阳修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清梵”意指?
- A. 清澈的水
- B. 清雅的佛教音乐
- C. 清新的空气
- D. 清晨的阳光
-
“共步寻云嶂”中的“云嶂”指的是什么?
- A. 云雾缭绕的山峰
- B. 朦胧的云彩
- C. 云彩的颜色
- D. 云彩的形状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与欧阳修的《上方阁》都展现了山水的美与诗人的情感。王维的诗更注重于抒发个人情感,而欧阳修则更多地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意境上相辅相成,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倾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欧阳修诗文集》
- 《唐宋八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