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新城徐岘山》

时间: 2025-01-08 01:24:56

骑鸾一去藐尘寰,万里天风杳佩环。

江海十年生白浪,星霜七秩陨朱颜。

瑶池月堕梦中梦,翠岘云归山外山。

身世到头秋露飞,吟魂犹自在人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骑鸾一去藐尘寰,万里天风杳佩环。
江海十年生白浪,星霜七秩陨朱颜。
瑶池月堕梦中梦,翠岘云归山外山。
身世到头秋露飞,吟魂犹自在人间。

白话文翻译

骑着鸾鸟离去,对尘世不再留恋,万里长空,风声中仿佛听到佩环的回响。
江海之间,十年间生出了无数白浪,星辰与霜雪,七十年华逝去,红颜已老。
瑶池的月光坠入梦中,梦中的梦境,翠岘山的云雾归于山外,山外的山。
身世终将如秋露般消逝,但吟咏的灵魂依旧在人间自由飘荡。

注释

  • 骑鸾:指仙人骑鸾鸟升天,比喻诗人超脱尘世。
  • 藐尘寰:藐视尘世,表示超脱世俗。
  • 杳佩环:佩环声远去,形容声音渐渐消失。
  • 星霜七秩:星辰与霜雪,指岁月,七秩即七十岁。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比喻仙境。
  • 翠岘:指青山。
  • 吟魂:指诗人的精神或创作灵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梦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何梦桂在晚年所作,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超脱尘世的仙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超脱尘世的深刻感悟。诗中“骑鸾一去藐尘寰”开篇即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而“江海十年生白浪”则隐喻了人生的波折与变迁。“瑶池月堕梦中梦”和“翠岘云归山外山”则进一步以梦境和仙境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最后,“身世到头秋露飞,吟魂犹自在人间”则深刻地表达了人生无常,但诗人的精神依旧在人间自由飘荡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骑鸾一去藐尘寰:诗人以骑鸾升天的仙人形象,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
  2. 万里天风杳佩环:通过天风和佩环的意象,形容诗人超脱尘世后的宁静与遥远。
  3. 江海十年生白浪:以江海白浪比喻人生的波折与变迁。
  4. 星霜七秩陨朱颜:星霜和七秩形容岁月的流逝,朱颜陨落则表达了红颜已老的感慨。
  5. 瑶池月堕梦中梦:瑶池和梦中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
  6. 翠岘云归山外山:翠岘和山外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7. 身世到头秋露飞:秋露飞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8. 吟魂犹自在人间:尽管人生无常,但诗人的精神依旧在人间自由飘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海十年生白浪”比喻人生的波折。
  • 拟人:如“星霜七秩陨朱颜”将星霜拟人化,形容岁月的流逝。
  • 对仗:如“瑶池月堕梦中梦,翠岘云归山外山”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超脱尘世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人生无常,但诗人的精神依旧在人间自由飘荡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骑鸾:象征超脱尘世。
  • 天风:象征宁静与遥远。
  • 白浪:象征人生的波折。
  • 星霜:象征岁月的流逝。
  • 瑶池:象征仙境。
  • 翠岘:象征青山。
  • 秋露: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吟魂:象征诗人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骑鸾一去藐尘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尘世的留恋
    • B. 对尘世的超脱
    • C. 对尘世的厌倦
    • D. 对尘世的无奈
  2. “江海十年生白浪”中的“白浪”比喻什么?

    • A. 人生的波折
    • B. 人生的平静
    • C. 人生的成功
    • D. 人生的失败
  3. “瑶池月堕梦中梦”中的“瑶池”象征什么?

    • A. 尘世
    • B. 仙境
    • C. 梦境
    • D. 现实
  4. “身世到头秋露飞”中的“秋露”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短暂
    • B. 人生的长久
    • C. 人生的辉煌
    • D. 人生的平淡

答案

  1. B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何梦桂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加强调对仙境的向往。
  • 与苏轼的《赤壁赋》相比,何梦桂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尘世的超脱,而苏轼则更加强调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何梦桂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