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客出河门,返手闭篱关。
归来悬午窗,坐看屋上山。
众雏困未觉,捣药声已残。
倦鸟止不飞,鸡犬亦在栏。
高林静白日,时觉鸟声闲。
白话文翻译:
送别客人走出河门,回头把篱笆门关上。
回到家中,挂起午后的窗帘,坐着看屋顶上的山。
许多小鸟困在巢中,捣药的声音已经消失。
疲倦的鸟儿不再飞翔,鸡和狗也安静地呆在栏里。
高高的树林在阳光下显得宁静,偶尔听见鸟儿的闲闲歌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河门:指河边的门,可能是出入的地方。
- 篱关:篱笆门,古时用来围住庭院或田地的木栅栏。
- 午窗:午后阳光照射的窗户。
- 众雏:许多小鸟,通常指鸟巢中的幼鸟。
- 捣药声:捣药时发出的声音,暗示药方或医治的工作。
- 倦鸟:疲倦的鸟,象征困顿或休息。
- 高林静白日:高大的树林在白天显得宁静。
- 鸟声闲:鸟儿悠闲的鸣叫声。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典故,但整体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作者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庞谦孺,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作者送别友人后回到自家,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陶醉,反映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通过送别客人、关上篱笆门,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给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归来悬午窗,坐看屋上山”,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态和对周围自然景色的欣赏。
诗中描绘的小鸟和鸡犬,象征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尤其是“倦鸟止不飞,鸡犬亦在栏”,既表现了生物的自然状态,也暗含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放慢与享受。最后两句“高林静白日,时觉鸟声闲”则通过对日光和鸟鸣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情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送客出河门:送别朋友走出家门,表现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 返手闭篱关:回过身来把篱笆门关上,象征着一种结束和归属感。
- 归来悬午窗:回到家中,拉上午后的窗帘,表示一种安静下来。
- 坐看屋上山:坐在屋里,静静地看着屋顶上的山,流露出一种悠闲的心情。
- 众雏困未觉:小鸟们在巢中安静,反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捣药声已残:药的捣制声已经结束,暗示着日常生活的工作已经完成。
- 倦鸟止不飞:疲倦的鸟儿不再飞翔,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状态。
- 鸡犬亦在栏:鸡和狗也在栏中安静,进一步描绘出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
- 高林静白日:高大的树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 时觉鸟声闲:偶尔听见鸟儿的鸣叫,表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倦鸟止不飞”,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送客出河门,返手闭篱关”,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门:象征着出入与离别。
- 篱关: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安全。
- 午窗:象征着宁静的午后时光。
- 众雏: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倦鸟:象征着安静与休息的状态。
- 高林: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捣药声已残”的意思是: a) 药已经捣好
b) 药的声音消失了
c) 药没有捣好 -
诗中的“倦鸟止不飞”体现了哪种情感? a) 急躁
b) 疲倦与宁静
c) 兴奋 -
诗中“高林静白日”描述的是: a) 夜晚的景象
b) 白天的宁静景象
c) 暴风雨的景象
答案:
- b) 药的声音消失了
- b) 疲倦与宁静
- b) 白天的宁静景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美。
诗词对比:
- 比较庞谦孺的《古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偏向于对孤独与思考的深入,而庞谦孺则强调了日常生活中的宁静与安逸。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王维诗选》
- 《杜甫诗集》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