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学余偶感》
时间: 2025-01-07 18:48: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 学余偶感
宋景昌
西风乍起卷溪云,寒气绕孤村。
满林霜叶,一川衰草,中有旅人魂。
衣单衾薄谁怜惜,酌酒自温存。
隐隐青山,悠悠绿水,相对又黄昏。
白话文翻译:
西风突然吹起,卷动了溪边的云彩,寒冷的气息环绕着孤独的村庄。
满林的霜叶和一整片衰败的草地中,隐约可以看到一个旅人的灵魂。
衣衫单薄,棉被也薄,谁来怜惜我呢?我只能独自酌酒以温暖自己。
远处隐隐的青山和悠悠的绿水,互相映衬着,却已是黄昏时分。
注释:
- 乍起:突然起来。
- 卷溪云:卷动溪边的云彩。
- 寒气:寒冷的气息。
- 孤村:偏僻、孤独的村庄。
- 满林霜叶:树木上满是霜冻的叶子,象征秋冬的凋零。
- 衰草:枯萎的草,象征着时光流逝。
- 旅人魂:旅人漂泊的心情或灵魂。
- 衣单衾薄:衣服单薄,棉被也薄,形容寒冷且生活清苦。
- 酌酒自温存:自己喝酒来温暖内心。
- 隐隐青山,悠悠绿水:远处的青山和流淌的绿水,形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但又带着黄昏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景昌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人性、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表现了他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艰难环境中对温暖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 学余偶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冬季节的萧瑟与旅人的孤独。开头以“西风乍起卷溪云”引入,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寒意袭来,瞬间带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的“寒气绕孤村”更是深入到孤独、冷清的村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
诗中“满林霜叶,一川衰草”用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中有旅人魂”则通过旅人的形象,引发对生活的思考。旅人不仅是一个个体,更代表着每一个在生活中漂泊的人,带有普遍的人生感悟。
“衣单衾薄谁怜惜,酌酒自温存”中,作者通过衣物的薄弱与酒的温暖,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最后的“隐隐青山,悠悠绿水”将自然的美景与心灵的孤独进行了对比,描绘出一种宁静却又带有伤感的黄昏场景,令人深思。整首诗在悲凉的外表下,蕴含着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温暖的渴求,展现了人类在困境中的内心挣扎和自我救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乍起卷溪云:描绘了西风突然起,带动溪水上空的云彩,营造出一种动感与清冷的氛围。
- 寒气绕孤村:寒冷的气息环绕着孤独的村庄,进一步强化了孤寂的情感。
- 满林霜叶,一川衰草:自然景象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流逝,暗示人事的变化。
- 中有旅人魂:旅人象征着流浪和孤独,表达了对归宿的渴望。
- 衣单衾薄谁怜惜:表现了旅人的孤独与生活的艰辛,发出无奈的叹息。
- 酌酒自温存:这是旅人自我安慰的方式,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隐隐青山,悠悠绿水:宁静的自然景象与旅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
- 相对又黄昏: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旅人魂”,不仅是个体的漂泊,也是对普遍人性的反思。
- 对仗:如“隐隐青山,悠悠绿水”,体现了诗词的音乐美和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旅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温暖的渴望,反映了人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转换与生命的流逝。
- 霜叶:秋冬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脆弱。
- 旅人:代表漂泊与孤独,反映出人们对归属感的渴求。
- 青山绿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但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旅人魂”象征什么?
A. 旅人的身体
B. 旅人的内心孤独
C. 旅人的归宿 -
诗中“衣单衾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活富裕
B. 生活困苦
C. 生活快乐 -
诗中提到的“隐隐青山,悠悠绿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繁荣
B.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江雪》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的心境,但更倾向于对酒的豁达与乐观;而宋景昌的作品则更多展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思考。
- 柳宗元《江雪》:描绘了孤独的旅人和自然的寒冷,情感上与《少年游 学余偶感》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上更为简练,注重意境的深远。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当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