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时间: 2025-01-06 04:49:54

春光旖旎段家桥。

如画倩谁描。

花动钗闻,柳回帘出,风暖纸鸢高。

未堪残日催人去,燕语送迢迢。

苏小坟头,苏公堤畔,上巳看明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年游
春光旖旎段家桥。如画倩谁描。花动钗闻,柳回帘出,风暖纸鸢高。未堪残日催人去,燕语送迢迢。苏小坟头,苏公堤畔,上巳看明朝。

白话文翻译:

春光明媚,段家桥上如同画卷般的景色,谁来描绘这般倩影?花儿轻轻摇曳,耳边传来钗头的声音;柳条轻轻回转,帘幕轻轻掀起,温暖的春风中,纸鸢飞得高高的。残阳催促着人们离去,燕子的啁啾声送走了远方的思念。在苏小的坟头,苏公的堤畔,明天的上巳节我将去观赏。

注释:

  • 段家桥:指的是一座桥,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地方。
  • 钗闻:指钗子轻动发出的声响,象征着女子的妆饰和美丽。
  • 柳回帘出:柳条轻轻回转,似乎在帘幕外轻拂,描绘春天的生机。
  • 纸鸢:指纸做的风筝,象征着春天的快乐与自由。
  • 残日: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感伤。
  • 燕语:燕子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和温暖。
  • 上巳:上巳节,是古代春季的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光明媚的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想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少年游》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姚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描绘了段家桥的春光,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在这一幅美丽的春景中,诗人用“如画倩谁描”来感叹春天的美丽无人可比,营造出一种自然与艺术相融合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对花动、柳回、纸鸢的细致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珍惜。随着“未堪残日催人去”的感叹,诗的情感逐渐转向离别的惆怅,表现了对流逝时间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提到苏小坟头和苏公堤畔,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向往与对往昔情景的回忆,整体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光旖旎段家桥:春天的光景美丽而柔和,段家桥上景色如画。
    2. 如画倩谁描:如此美丽的景色,谁能描绘得如此生动?
    3. 花动钗闻:花儿轻轻摇动,似乎能听到钗子的轻响。
    4. 柳回帘出:柳条轻轻回转,帘幕被轻轻掀起。
    5. 风暖纸鸢高:春风温暖,纸鸢在空中高高飞舞。
    6. 未堪残日催人去:夕阳已近,令人不忍离去。
    7. 燕语送迢迢:燕子的啁啾声送走了远方的思念。
    8. 苏小坟头:在苏小的坟头旁。
    9. 苏公堤畔:在苏公堤的边上。
    10. 上巳看明朝:明天的上巳节,我将去观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丽比作画卷,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花和柳具有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历史与传统的眷恋。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段家桥:代表诗人熟悉的地方,承载着个人情感。
  • 纸鸢:象征自由与快乐,反映了春天的气息。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传递着温暖与生机。
  • 苏小坟头:融合历史与个人情感,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段家桥”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春光
    B. 诗人的故乡
    C. 传统节日

  2. “残日催人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无奈与惆怅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纸鸢”代表了什么? A. 雨天
    B. 自由与快乐
    C. 消逝的时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比较姚燮的《少年游》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姚燮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