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自遣》

时间: 2025-01-04 08:54:32

茅屋周回松竹阴,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

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有底闲愁得到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自遣
作者:杜荀鹤
茅屋周回松竹阴,
山翁时挈酒相寻。
无人开口不言利,
只我白头空爱吟。
月在钓潭秋睡重,
云横樵径野情深。
此中一日过一日,
有底闲愁得到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居住的生活。茅草屋四周被松竹的阴影所环绕,偶尔有老人与我一起饮酒聊天。无人言语,世俗的利益也无从谈起,只有我这个白发苍苍的人,空自沉浸在吟诵之中。月光在钓鱼的潭水上显得沉重,云彩横在砍柴的小径上,野外的情绪愈发深沉。在这山中,每一天都像是漫漫无期,心中不禁涌起闲愁。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简朴的生活。
  • 松竹阴:松树和竹子所形成的阴影,表现出自然的清幽。
  • 山翁:山中的老人,可能是隐士或老友,象征了山中生活的宁静。
  • 不言利:不谈及世俗利益,体现出诗人的洒脱和对物质的超然。
  • 白头:白发,象征年老,表达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 闲愁:无所事事的愁苦,表现出内心的空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50年-934年),字子骏,号山人,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可能在隐居山林之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诗歌鉴赏:

《山居自遣》是杜荀鹤描写山中隐居生活的代表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的开头,茅屋、松竹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而“山翁时挈酒相寻”则展示了诗人虽隐居但并不孤独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暖。

其次,诗人通过“不言利”来表达对尘世繁华的拒绝,反映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白头的吟唱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他对物质的无所追求,转而更重视精神的满足和自我表达。月光和云彩的意象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惆怅。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意象上清新而深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在享受山中生活的同时,也难免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这种情感恰恰是许多隐士所共同经历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屋周回松竹阴: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居住环境,强调自然的包围感。
  2. 山翁时挈酒相寻:展示了与友人共饮的闲适生活,增添生活情趣。
  3. 无人开口不言利:强调了隐居生活的清净与超然,拒绝世俗的纷扰。
  4. 只我白头空爱吟:表达了老年人对吟唱的执着,体现出孤独与追求。
  5. 月在钓潭秋睡重:借助自然现象描绘内心的沉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6. 云横樵径野情深:云彩和砍柴小径的结合,象征着自然与心境的交融。
  7. 此中一日过一日: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隐含了生活的单调。
  8. 有底闲愁得到心:最终揭示出内心的闲愁,反映出隐居生活中的矛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人开口不言利”,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月在钓潭秋睡重”,将月光拟人化,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自然意象丰富而深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写山中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又难以逃避的闲愁。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朴素、隐逸的生活。
  • 松竹:象征自然的清幽与精神的寄托。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重。
  • :象征诗人情感的深邃与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荀鹤的《山居自遣》描绘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A. 繁华城市 B. 田园山居 C. 战争场景

  2. 诗中提到的“白头”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老年 C. 忧愁

  3. 诗人对世俗利益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脱 C.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生活,但更强调自然与情感的融入,风格更加宁静。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出孤独的饮酒情景,反映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荀鹤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