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向鄞江》
时间: 2025-01-16 22:27:16意思解释
八声甘州·向鄞江
原文展示: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赖君王洪福,河清可晏,物阜人熙。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
望暮林归。可以人不若,
剗地挂征衣。且招呼麴生为友,
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白话文翻译:
向鄞江的面容熟悉,正是那温暖的春风吹动着燕麦和野葵。
多亏了君王的庇佑,河水清澈,人民安宁,物质丰足。
我想见到那位传递消息的使者,随处寻觅着动人的诗句。
我羡慕那高飞的鸟儿,像箭一样直刺蓝天。
它们飞到深邃的苍穹之中,便收起羽毛,
往暮色中的树林归去。人不能像它们那样,
只能在地上挂上征衣,且呼唤酿酒的朋友,
在槐树阴下,时不时地唱上两三杯酒。
今夜真好,像那钩状的明月,洒下光辉。
注释:
- 鄞江:指的是鄞江,地名,水流清澈。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君王洪福:指君主的德政带来的安定和繁荣。
- 搴帷:指传递消息的使者。
- 矰弋:古代射鸟的工具,象征高飞的鸟。
- 苍云深处:指高空中的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麴生:指酿酒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词人,字仲明,号白云山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人生感悟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向鄞江》创作于吴潜的晚年,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富足,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春景,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向鄞江》是一首描绘春日江边美景的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头两句以“薰风”“燕麦”“凫葵”描绘出春风拂面的温暖画面,给人一种舒适与亲切感。接着转入对君王德政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与人民安乐的珍惜。
整首词在意象上丰富多彩,尤其是“羡高禽矰弋”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高飞的鸟儿象征着崇高的追求,而“收毛羽”“望暮林归”则反映了归属感与安宁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与友人对饮、享受月光,表达了对友情与生活美好的珍视。
整首词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充分展现了吴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鄞江面熟是薰风,吹燕麦凫葵。
- 描绘江边春风温暖,燕麦和野葵随风摇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赖君王洪福,河清可晏,物阜人熙。
- 感叹君主的惠政带来河流清澈与人们安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慨。
-
想见搴帷使者,随处采声诗。
- 期盼能够见到传递消息的使者,寓意对美好诗句的向往与追求。
-
羡高禽矰弋,离贴天飞。
- 表达了对高飞鸟儿的羡慕,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
飞到苍云深处,便敛收毛羽,望暮林归。
- 描述鸟儿飞至高空后收起羽毛,意味着理想的归宿感与自然的和谐。
-
可以人不若,剗地挂征衣。
- 反思人无法如鸟般自由,只能在地上挂上征衣,暗示人生的无奈与约束。
-
且招呼麴生为友,对槐阴时唱两三卮。
- 提出与朋友共饮的想法,享受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快乐。
-
今宵好,如钩佳月,放出光辉。
- 以明月作结,突出夜晚的美好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羡高禽矰弋”用高飞的鸟比喻理想与自由。
- 拟人: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使其具有生命力。
- 对仗: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奈的思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薰风:象征温暖与生命力。
- 君王: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 高禽: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槐阴:象征友谊与温暖的社交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薰风”指的是什么?
- A. 冷风
- B. 温暖的春风
- C. 暴风
-
诗中“羡高禽矰弋”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佳月”象征着什么?
- A. 悲伤
- B. 美好与宁静
- C. 冒险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写月亮,表达对人生的哲思,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自然景色,充满激情和豪情,与吴潜的细腻描写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