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九江》

时间: 2025-01-08 02:47:57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白话文翻译:

在江门外的夜晚停泊,楼内传来欢快的声音,明天早晨我将踏上归途,但已是秋天,洞庭湖的景象依然遥远。

注释:

  1. 夜泊:夜晚停船。
  2. 江门:指的是长江的一个出入口,这里是特指九江的江边。
  3. 欢声:指欢快的声音,可能是庆祝或聚会的声音。
  4. 明朝:明天早晨。
  5. 归去路:回家的路。
  6. :仍然,依旧。
  7. :隔开,距离。
  8. 洞庭:指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象征着秋天的凄凉。

典故解析:

夜泊九江是崔道融在唐代对江南水乡的一种描写,其中提到的“洞庭”湖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用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洞庭湖与秋天的结合,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乡愁的加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736年-约790年),字子华,山西人,唐代著名诗人。崔道融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崔道融的旅行途中,表现了他在江边夜泊时的感受,既有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明日行程的惆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夜泊九江》是一首典型的唐诗,表现了作者在夜晚江边的独特感受,诗中蕴含着浓厚的乡愁与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夜泊江门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夜晚停船的静谧氛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第二句“欢声月里楼”则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人们的欢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明朝归去路”,将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期待结合在一起,表达出对明日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一句“犹隔洞庭秋”,在秋天的背景下,暗示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与隔阂,渗透出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展现了唐诗特有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泊江门外:描绘了晚上在江边停船的情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欢声月里楼:通过“欢声”与“月”结合,表现出楼内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
  3. 明朝归去路:表达了对明天归家的期待,带有一丝惆怅。
  4. 犹隔洞庭秋:暗示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秋天的忧伤与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欢声”与“月里楼”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江水、月亮、秋天等意象,传达出自然的美和人情的复杂。
  • 象征:洞庭湖象征着故乡,秋天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伤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水:象征着流动的时光与旅途的孤独。
  2.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光明,也暗示着孤独的陪伴。
  3.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门”指的是哪里?

    • A. 长江的出入口
    • B. 洞庭湖
    • C. 黄河
    • D. 太湖
  2. 诗人明天要回到哪里?

    • A. 江边
    • B. 故乡
    • C. 月里楼
    • D. 洞庭湖
  3. 诗中“欢声”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欢愉
    • C. 惆怅
    •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斗星》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旅途的思考,但更侧重于风景的壮丽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崔道融的《夜泊九江》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解析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