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赴谪下雉过小金山谒苏祠与诸季言别》

时间: 2025-01-01 19:44:30

晚泊灵洲共举杯,探奇重上妙高台。

且看往哲留青史,肯谓明时弃不才。

棠棣风和增缱绻,庭萱日丽重徘徊。

诘朝借问阳关路,来往逢人问折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泊灵洲共举杯,探奇重上妙高台。
且看往哲留青史,肯谓明时弃不才。
棠棣风和增缱绻,庭萱日丽重徘徊。
诘朝借问阳关路,来往逢人问折梅。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我在灵洲停泊,和友人举杯畅饮。
我再次攀登那奇妙的高台,想要探寻其中的奥妙。
再看看过去的贤哲们,留名青史,怎能说当今时代不重视才华?
棠棣花开,微风柔和,使得我对这里的情感愈加深厚,
庭院中的萱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媚,我不禁徘徊流连。
明天我想问问前往阳关的路,遇到的人都会提问我为何要折梅。

注释:

  • 灵洲:指灵山之洲,可能是指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 妙高台:高而美丽的台子,用以观景和游玩。
  • 往哲:指历史上的贤者,留下的美名。
  • 阳关:指阳关道,古代通往西域的道路,象征离别。
  • 折梅:折梅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学曾,明代诗人,才华横溢,作品多涉及山水、咏怀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被谪下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友人及美好事物的不舍,代表了他对过往的人生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灵洲的停泊与感慨,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共举杯”和“重上妙高台”展现了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构建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历史的反思,表明了对才华的重视和对当代的不满,显示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尤其是“且看往哲留青史”,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文化的传承。

接下来的意象“棠棣风和增缱绻”和“庭萱日丽重徘徊”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柔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而“诘朝借问阳关路”则隐喻着即将的离别与未来的不确定。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慨,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晚泊灵洲共举杯:傍晚停船于灵洲,与友人共饮,营造出亲密的友谊氛围。
    2. 探奇重上妙高台:再次攀登高台,探寻风景的奇妙,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3. 且看往哲留青史:回顾历史贤哲的成就,表达对才华与名声的重视。
    4. 肯谓明时弃不才:反问当今时代是否真的不重视才华,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5. 棠棣风和增缱绻:描绘春风中棠棣花的芬芳,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6. 庭萱日丽重徘徊:庭院中的萱草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7. 诘朝借问阳关路:想要询问前往阳关的路,暗示离别的情感。
    8. 来往逢人问折梅:与人相遇时提及折梅,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晚泊灵洲共举杯”和“探奇重上妙高台”,形成对称结构,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棠棣、萱草)来表达情感,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即将离别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 灵洲: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带有诗意的地方。
  • 妙高台: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棠棣、庭萱:象征着温暖的情感与美好的生活。
  • 阳关、折梅:象征着离别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泊灵洲”所指的是什么?

    • A. 停船于美丽的地方
    • B. 在城市中游玩
    • C. 在山上露营
    • D. 在海边垂钓
  2. “棠棣风和增缱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疲惫
    • D. 焦虑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王学曾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为奔放,王学曾则多了一层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学曾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