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

时间: 2025-01-19 18:55:44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雾气比雨水还要浓厚,田野里的黍稻生长得低矮。刚出门时,鸡还没有鸣叫,过路的马匹却频频嘶鸣。树的颜色在远处隐约可见,泉水的声音在田畦边悄悄流淌。我独自吟唱,走了三十里,城外的月亮依旧像一块美玉。

注释:

  • 早雾:指清晨的雾气。
  • 黍稻:黍是谷类作物,稻是水稻。这里指农田里的作物。
  • 鸡未唱:鸡还没有开始打鸣,说明时间还早。
  • 马频嘶:路过的马匹发出频繁的嘶鸣声。
  • 树色遥藏店:远处的树木颜色隐约可见,可能指路边的小店。
  • 泉声暗傍畦:泉水流动的声音在田畦边悄悄流淌。
  • 独吟:独自吟唱,表达一种孤独或沉思的状态。
  • 城月尚如珪:城外的月亮依然明亮,像一块美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今河南省。其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韦庄的创作风格受李白和杜甫影响,尤其擅长描写孤独和乡愁。

创作背景:

《早发》写于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传达出一种闲适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早发》是一首描绘清晨田园景象的诗,开篇以“早雾浓于雨”入手,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晨雾、农田、鸡鸣、马嘶等元素融入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清晨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游走的孤独感。尤其是“独吟三十里”一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他在漫长的路途中吟唱,仿佛在与大自然对话。

诗中“城月尚如珪”一句,既点明了时空的背景,又用“如珪”的比喻增强了月亮的明亮与清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唐诗特有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雾浓于雨:晨雾比雨水还要浓厚,展现清晨的静谧与迷蒙。
  2. 田深黍稻低:农田深邃,作物低矮,暗示农耕生活的艰辛。
  3. 出门鸡未唱:刚出门时,鸡还未鸣叫,时间早,环境清幽。
  4. 过客马频嘶:马匹在路过时频繁嘶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5. 树色遥藏店:远处的树木颜色隐约可见,可能暗示有小店。
  6. 泉声暗傍畦:泉水流动声在田畦边轻轻流淌,增添了自然气息。
  7. 独吟三十里:独自吟唱,走了三十里,表现孤独旅程的漫长。
  8. 城月尚如珪:城外的月亮依然明亮,像一块美玉,象征宁静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城外的月亮比作“珪”,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比:早雾与雨的对比,表现清晨的特质。
  • 拟人:泉水的声音被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孤独中思考人生的哲理。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体现出唐诗特有的情景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早雾:象征清晨的宁静与神秘。
  • 黍稻:代表农耕生活,反映人们的艰辛。
  • 鸡鸣: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马嘶:代表过客的匆忙与生活的奔波。
  • 泉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月亮:象征希望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早雾浓于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雾气很少
    B. 清晨的雾气很浓厚
    C. 雨水很大
    答案:B

  2. 诗人走了多远后吟唱? A. 十里
    B. 三十里
    C. 五十里
    答案:B

  3. “树色遥藏店”中的“树色”指的是什么? A. 颜色鲜艳的树
    B. 远处的树木颜色隐约可见
    C. 树木的影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韦庄的《早发》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描绘自然景物的特点,但韦庄更注重于清晨的静谧与孤独感,而李白则展现了夜晚的豪放与历史感。两者在意象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韦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