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赠别》

时间: 2024-09-19 21:44:59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难诉酒,

就中辞客易沾衣。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白话文翻译:

绣袍公子在旌旗下走出,送我骑马入深山翠微之中。
大抵行人难以诉说酒中情意,而告别的情景却让人泪湿衣襟。
离开时在此地题下桥名,何年何月归来时还能佩带那印章?
无限的别情难以言表,回头看那溪边的柳树,心中满是依依不舍的怨恨。

注释:

  • 绣袍公子:指穿着华丽绣袍的年轻人,形象优雅。
  • 旌旗:指军队或仪仗队的旗帜,象征荣华或出征。
  • 翠微:形容青翠的山色。
  • 行人:指离去的人,通常为诗中的主角。
  • 沾衣:形容泪水打湿衣服。
  • 佩印:古代用来表示身份和地位的印章。

典故解析:

  • “桥”:古代诗人常用桥来象征离去与归来,桥在此处暗示离别的地点。
  • “溪柳”:溪边的柳树常被用作离别的意象,柳树的柔软和垂柳的形态象征着依依不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唐代诗人,字子华,号梦得,生于弘仁元年(约841年),卒于乾符四年(约903年)。他以词和诗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常表达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东阳赠别》创作于诗人离别时,可能是与友人的送别场景。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交往中情感的复杂。

诗歌鉴赏:

《东阳赠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绣袍公子的描写,渲染出一种优雅而又伤感的气氛,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送别的庄重。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酒”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行人在离别时的无奈。酒是欢乐的象征,但在离别时,酒反而成为了情感的障碍,行人难以用酒来诉说心中的苦涩。

后两句,诗人通过“题桥”和“佩印”的意象,表现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无奈。最后一句“回看溪柳恨依依”,不仅道出了别离的痛苦,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袍公子出旌旗:描绘送别的场景,公子身份显赫,增添了送别的庄重感。
  2. 送我摇鞭入翠微:表示诗人离去的情景,摇鞭暗示着前往的方向,进入深山。
  3. 大抵行人难诉酒:行人因离愁难以用酒来表达心情,酒成了表达情感的障碍。
  4. 就中辞客易沾衣:告别时的情景让人泪流满面,情感深厚。
  5. 去时此地题桥去:离开时在这里留下痕迹,暗示重逢的希望。
  6. 归日何年佩印归:对未来归来的无奈与渴望,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7. 无限别情言不得:无尽的离别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
  8. 回看溪柳恨依依:回头看溪边的柳树,心中满是不舍的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比作情感的载体,体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溪柳、绣袍公子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离愁的深厚。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怀念,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友谊和情感的独到理解,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离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袍:象征尊贵与美好,代表送别者的身份。
  • 翠微:象征自然美景,代表离去的方向。
  • 溪柳:象征依依不舍的情感,体现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绣袍公子”指的是哪个身份的人?

    • A. 农民
    • B. 文士
    • C. 贵族
  2. 诗人离开时有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惆怅
    • C. 生气
  3. “回看溪柳恨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与不舍
    • C.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情感,但更倾向于豪放与乐观。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人生的壮志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