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姜炼师山房有怀赵伯友郑同夫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8 21:59:01

金精五千仞,之子住石屋。

阴风昼夜寒,猿鸟下檐曲。

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

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精五千仞,之子住石屋。
阴风昼夜寒,猿鸟下檐曲。
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
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高山上的人,他住在石屋里,身处五千仞的高峰之中。白天和黑夜都感到寒冷的阴风吹拂,猿鸟在屋檐下鸣叫。傍晚他归来时砍伐松树,清晨出门采集竹子。他的头发凌乱不堪,然而他的容颜如同沐浴一般清新美丽。

注释:

  • 金精:指高山,形容其巍峨壮丽。
  • 五千仞:五千仞,形容极高的山峰。
  • 之子:这里指住在山中的人,可能是隐士或道士。
  • 阴风:表示寒冷的风。
  • 猿鸟:指山中的猿猴和鸟类。
  • :砍伐,采集的意思。
  • 松苓:松树和苓(某种植物),象征自然的物产。
  • 簧竹:指竹子,可能用于制作乐器或其他物品。
  • 头发乱不梳:形容不拘小节的生活状态。
  • 容颜美如沐:形容人的外貌清新宜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隐士生活的理想源自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崧是明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刘崧与朋友赵伯友、郑同夫相聚后,因怀念他们而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将自然景色与隐士的生活状态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首联“金精五千仞”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山的壮丽,给人以震撼。接下来的“阴风昼夜寒”则 contrasts the majestic scenery with the harsh realities of life in seclusion, emphasizing the isol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hermit.

“猿鸟下檐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生物的活泼景象,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自然气息。而“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则展示了隐士的生活节奏,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最后两句“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则揭示出隐士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感,似乎在说,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外在的修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精五千仞:描绘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以壮丽之感。
  2. 之子住石屋:隐士的居所,简陋却与自然融为一体。
  3. 阴风昼夜寒:突出生活的艰苦,环境的恶劣。
  4. 猿鸟下檐曲:生动展现山中动物的生活情景。
  5. 暮归斸松苓:隐士的日常生活,劳作与自然密切相关。
  6. 朝出采簧竹:早晨的活动,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7. 头发乱不梳:反映出隐士生活的随性与自由。
  8. 容颜美如沐:美的内涵,强调自然状态下的清纯与真实。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五千仞”,强化高山的伟岸。
  • 对仗:如“暮归斸松苓,朝出采簧竹”,展现生活的规律性。
  • 比喻:将容颜比作沐浴后,突出自然清新的美。

意象分析:

  • 金精:象征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石屋:象征隐士的简朴生活。
  • 阴风:象征生命中的艰难与挑战。
  • 猿鸟: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松苓、簧竹:象征自然的馈赠与隐士的生活方式。
  • 头发与容颜:反映出内心状态与外在形象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刘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金精”指的是什么?

    • A. 金属
    • B. 高山
    • C. 水源
    • D. 太阳
  3. “头发乱不梳,容颜美如沐”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外表的重视
    • B. 隐士的随性与自然美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世俗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隐居生活,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情感深厚,意境悠然。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道家与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