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盆中水仙 其一》

时间: 2025-01-09 14:20:04

斜临文石笑依梅,一室居然汉水隈。

窗影新蟾姿更好,却疑丛下素姝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盆中水仙 其一
斜临文石笑依梅,一室居然汉水隈。
窗影新蟾姿更好,却疑丛下素姝来。

白话文翻译:

一盆水仙斜斜地依在文石旁,显得格外俏丽,整个房间仿佛都在汉水的微波中荡漾。窗外的月影映照着水仙,姿态更加出众,让我怀疑窗下的丛林中真有一位素雅的女子在悄然走来。

注释:

  • 文石:指一种有文采的石头,通常用于园林装饰。
  • 汉水:古代汉族的发源地,象征着文化的深厚。
  • 新蟾:指新月,蟾蜍的影子,象征着清冷、孤寂的美。
  • 素姝:指素雅的女子,通常用以形容美丽而不张扬的女性。

典故解析:

  • 汉水:汉水是长江的支流,自古以来被视为文化的象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月影: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被用作抒情的意象,象征着孤独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广泛涉猎诗词书画,尤其擅长古典诗词,风格上追求典雅与意境,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乾隆年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表达了在宁静的环境中对美的领悟。

诗歌鉴赏:

此诗以水仙为题材,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开篇以“斜临文石”描绘出水仙的独特姿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一室居然汉水隈”的描写,巧妙地将水仙与汉水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室内仿佛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中,增添了诗的深度。最后,窗影新蟾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诗人似乎在此刻与自然融为一体,产生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思考。

诗中所用的“却疑丛下素姝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水仙的喜爱,也让人联想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仿佛水仙的美丽引发了诗人内心对女性之美的遐想。这种情感的流露,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斜临文石笑依梅:水仙斜倚在文石旁,犹如微笑般的姿态,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 一室居然汉水隈:整个房间宛若汉水的温婉与柔和,呈现出一种文化的氛围。
    • 窗影新蟾姿更好:月光下水仙的影子显得更加迷人,体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
    • 却疑丛下素姝来:引发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想象,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将水仙比作素姝),拟人(水仙笑依梅),以及对仗(斜临、笑依与窗影、新蟾)。

  • 主题思想:诗通过水仙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水仙: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 文石:象征着文化和艺术。
  • 窗影: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 素姝:象征着美丽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蟾”指的是什么?

    • A. 新月
    • B. 新的蟾蜍
    • C. 新的水仙
    • D. 新的梅花
  2. 诗中的“素姝”代表了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普通的女子
    • C. 丑陋的女子
    • D. 老年的女子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咏盆中水仙》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雄伟与宁静。两者在意象表现上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