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鸿虽避地,庑下懒任舂。
旅食如孤雁,飘零类转蓬。
马前公府刺,饭后上方钟。
梦逐飞杉叶,随风直向东。
白话文翻译
梁鸿虽然避居乡野,但在庙下却懒得去操劳。
在外游荡就像孤雁,漂泊不定如同转蓬。
在马前公府接受刺,饭后听到上方的钟声。
梦中追逐飞舞的杉树叶,随风直往东去。
注释
- 梁鸿:东汉著名隐士,因避世而著称。
- 庑下:指庙宇的屋檐下。
- 舂:指用杵捣米,形容繁重的劳作。
- 旅食:在外吃住,形容漂泊的生活。
- 孤雁:指单独飞翔的雁,象征孤独。
- 转蓬:转蓬草,形态飘零,象征漂泊无定的生活。
- 马前公府刺:指在公府前接受任命或受指使。
- 上方钟:指庙宇中高处的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 逐飞杉叶:追逐随风而落的杉树叶,象征向往自由和追求梦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徵,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徵对人生的思考时,表现出对社会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社会动荡、秩序不稳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廉州 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梁鸿作为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的向往。首句“梁鸿虽避地,庑下懒任舂”直接点出诗人对繁重劳动的拒绝,暗喻对名利的无所追求。接下来的“旅食如孤雁,飘零类转蓬”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漂泊者的孤独与无奈,孤雁与转蓬的意象,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与对归属的渴望。
“马前公府刺,饭后上方钟”则展示了诗人对世俗职务的漠视,似乎在提醒读者即便身处名利场,也难以找到内心的平静。而“梦逐飞杉叶,随风直向东”则是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杉叶随风而逝,象征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诗人渴望追逐这种自由的梦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岑徵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思考,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鸿虽避地:表现了梁鸿的隐逸选择,暗示诗人羡慕这种生活。
- 庑下懒任舂:虽在庙下,但对世俗的工作感到懒惰,体现出对繁杂事务的拒绝。
- 旅食如孤雁:用孤雁比喻自己在外生活的孤独与无助。
- 飘零类转蓬:转蓬草的无定形态,进一步加深了漂泊的意象。
- 马前公府刺:暗示身处职场,表面上在执行任务却心中无奈。
- 饭后上方钟:钟声的隐喻,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规律。
- 梦逐飞杉叶:追逐自由的梦,表达向往自然与无拘束的生活。
- 随风直向东:最终的归宿与理想,向往远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漂泊生活比作孤雁、转蓬,形象生动。
- 拟人:杉叶随风,赋予自然物体以生命,增强诗的意境。
- 对仗:如“旅食如孤雁”,“飘零类转蓬”,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隐士的形象,揭示了内心对归属感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一种哲学式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雁:象征孤独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 转蓬:代表无定性与漂泊无依的生活。
- 杉叶:象征自由、自然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梁鸿”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东汉隐士
B. 唐代诗人
C. 宋代词人 -
填空题:诗中“旅食如__”,表达了诗人漂泊的孤独感。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公府刺”是指诗人接受官职的情况。(对/错)
答案
- A
- 孤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廉州 其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廉州 其四》则探讨了对社会的反思与逃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