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山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9:50:29

龙驭巡南诏,苍梧罢六军。

园陵藏日月,海国失风云。

玉殿伤禾黍,春郊散马群。

百蛮诸父老,哀痛为斯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驭巡南诏,苍梧罢六军。
园陵藏日月,海国失风云。
玉殿伤禾黍,春郊散马群。
百蛮诸父老,哀痛为斯文。

白话文翻译:

在南诏王的驾前,龙舟巡视四方,苍梧山下的六军也已停止作战。
园陵之中隐藏着日月的光辉,而海国却失去了风云的气象。
华丽的殿宇让人感到稻谷和黍米的哀伤,春天的郊野却散落着马群。
百姓和众多的长辈们,因这文化的衰落而感到哀痛。

注释:

  • 南诏: 古代一个位于云南的部落国家。
  • 苍梧: 山名,位于今广西,古代的军事重地。
  • 园陵: 指皇家陵墓,暗指皇权的消失。
  • 海国: 指海洋的国家,象征失去风云变化的国度。
  • 玉殿: 形容皇家宫殿的华丽。
  • 禾黍: 稻谷和黍米,象征农业的丰收与人民的生计。
  • 百蛮: 泛指边远的少数民族。
  • 斯文: 文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徵,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为主。他的诗风多变,能兼顾古典和现实。

创作背景:

《大云山 其一》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文化衰退时期。岑徵在诗中表达了对王朝衰落的忧虑,以及对文化和民生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展现了明代社会的动荡与文化的衰退。开头两句“龙驭巡南诏,苍梧罢六军”,表现出王权的消逝和战争的停息,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不安。接下来的“园陵藏日月,海国失风云”,更是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失落。

“玉殿伤禾黍,春郊散马群”两句则用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表现了丰收的悲伤与无奈,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境。最后一句“百蛮诸父老,哀痛为斯文”则是对文化衰落的深切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哀痛。

整首诗布局严谨,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社会的沉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文化命运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驭巡南诏: 描绘了皇帝的巡游,象征王权的威严,但同时也隐含了巡游背后的不安。
  2. 苍梧罢六军: 苍梧山下的军队停战,暗示了社会动乱的结束,也反映了国家的衰弱。
  3. 园陵藏日月: 皇家陵墓中掩埋着历史的光辉,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无奈。
  4. 海国失风云: 海国失去了气象,暗示着国家失去活力和希望。
  5. 玉殿伤禾黍: 华丽的宫殿却让人想到农田的凋零,表现出富丽背后的悲哀。
  6. 春郊散马群: 春天的田野上闲散的马群,象征着无序与荒凉。
  7. 百蛮诸父老: 边疆的百姓和长辈们的哀痛,表现了对文化衰落的反思与忧虑。
  8. 哀痛为斯文: 文化的失落让人痛心,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王权的盛衰及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象征: 使用自然意象(如“日月”、“禾黍”)象征文化和历史,表现出深层次的忧虑。
  • 拟人: 通过“伤”字,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情感,使情感更为深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自然与人文的交织,表达了对国家衰落及文化失落的深切忧虑,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驭: 皇权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威严。
  • 苍梧: 代表着军事力量与历史的沧桑。
  • 园陵: 文化与历史的象征。
  • 玉殿: 代表着富贵与奢华。
  • 禾黍: 象征着民生与农业的困境。
  • 百蛮: 代表边远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驭巡南诏”中“龙驭”指的是什么?

    • A. 皇帝
    • B. 龙舟
    • C. 战争
  2. “苍梧罢六军”表达了怎样的状态?

    • A. 战争开始
    • B. 战争结束
    • C. 和平盛世
  3. 诗中提到的“禾黍”代表什么?

    • A. 文化
    • B. 农业
    • C. 战争

答案:

  1. A. 皇帝
  2. B. 战争结束
  3. B. 农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 反映了国家动荡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出对国家和文化的忧虑。
  • 《将进酒》(李白): 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与岑徵的沉痛形成对比,但同样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