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
作者: 齐己 〔唐代〕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感慨身边亲近的人越来越少,只能怀念那些曾经的友好。诗中提到的"漆道人"指的是道教的隐士,暗示诗人向往隐逸的生活。接下来,诗人通过简单的言语和半句偈语来回应彼此的情谊。再进一步,诗人提到经历过烧毁的池塘和春天已逝的寺庙,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再次向西而去,愿意共同追忆已逝的尘世。
注释
- 形影更谁亲:意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越来越少,感到孤独。
- 应怀漆道人:漆道人指道教的隐士,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片言酬凿齿:用简短的话语回应彼此的情谊,"凿齿"暗示特殊的关系。
- 半偈伏姚秦:半偈是指简短的佛教经文,"姚秦"可能指与诗人有渊源的地方或人。
- 榛莽池经烧:榛莽指荒草丛生的地方,池塘被烧毁,象征着往日的美好已成灰烬。
- 蒿莱寺过春:蒿莱指一种草,寺庙在春天时经历了风雨,暗示生命的无常。
- 心期重西去:心中希望能再次前往西方,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
- 一共吊遗尘:共同缅怀逝去的岁月和人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年-842年),字希言,唐代诗人,善于写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的怀念,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是一首情感深厚、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在孤独的境遇中,怀念昔日的亲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的“形影更谁亲”,直白地传达了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应怀漆道人”则引入了隐士的意象,暗示诗人对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倾慕。
诗的中段通过“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义,即使言语简单,却依然能够传达出心灵的共鸣。“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这一句,通过荒草和烧毁的池塘,描绘了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一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更是将整个诗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重聚的期盼。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友情、孤独和时间流逝的共鸣。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对自然的敏感,使齐己的诗歌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形影更谁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周围的人或事物都显得陌生。
- 应怀漆道人:通过道教隐士引入,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片言酬凿齿:即使言语简单,却能回应彼此的深厚情谊。
- 半偈伏姚秦:通过佛教的象征,反映出人与人间的超越和联系。
- 榛莽池经烧:描绘了沧桑的景象,象征着过往的逝去。
- 蒿莱寺过春:春天的寺庙,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心期重西去: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向往。
- 一共吊遗尘:共鸣于对已逝岁月和情感的缅怀。
修辞手法
- 象征:通过“榛莽”、“蒿莱寺”象征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友谊比作“漆道”,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感慨、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人对情感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在孤独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怀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形影:象征孤独与疏离。
- 漆道人:道教隐士的象征,代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榛莽:荒草丛生,象征生命的变迁与无常。
- 寺庙:象征精神寄托与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形影更谁亲”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心期重西去”中的“西”指代什么?
- A. 西方的山水
- B. 逝去的友人
- C. 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漆道人”是指?
- A. 道教的隐士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种植物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齐己 vs. 王维:齐己的诗更偏向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中的哲理和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齐己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