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贻九华上人
作者: 齐己 〔唐代〕
一法传闻继老能,
九华闲卧最高层。
秋钟尽后残阳暝,
门掩松边雨夜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有一种法门传闻是继承自老子和能仁的智慧,九华山中我在最高的楼阁闲卧。秋天的钟声响完后,残阳映照着昏暗的天空,我在松树边的雨夜里关上门,点起了灯。
注释
- 法:指佛教的法门或教义。
- 传闻:指流传的消息或教义。
- 继:继承。
- 老能:老子和能仁,指道教和禅宗的代表人物。
- 九华:指九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
- 闲卧:悠闲地躺卧。
- 秋钟:指秋天的钟声,通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 残阳:指落日,象征着日暮和生命的逐渐消逝。
- 掩:关上。
- 松边:指松树旁边。
- 雨夜灯:在雨夜里点燃的灯,象征着温暖和孤独的陪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道和,号隐士,唐代著名僧人、诗人。齐己生于唐代中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赞誉。他的诗多以佛教思想为主题,常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齐己在九华山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佛教法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九华山作为一个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修行者和文人,齐己在此生活,心境愈加沉静,也促使他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贻九华上人》通过对九华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的首句“一法传闻继老能”就直接将佛教的智慧与道家思想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两者的融合与尊重。接下来的“九华闲卧最高层”,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在的高处位置,也象征着他心灵的高洁与脱俗。
在描写秋钟与残阳的意象时,诗人以“秋钟尽后残阳暝”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随着钟声的结束,残阳的暗淡映衬出一种生命的无常,给人以深思。最后一句“门掩松边雨夜灯”则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静谧与思考,松树的庇护与灯光的温暖,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孤独相伴的境界。
整首诗透过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他在纷扰尘世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展现出一种佛教的禅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法传闻继老能:引入古老的智慧,表达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 九华闲卧最高层:描述自己的居所,象征着心灵的高洁。
- 秋钟尽后残阳暝:描绘时光流逝,感受孤独与生命无常。
- 门掩松边雨夜灯:展现内心的安静,灯光温暖,象征对孤独的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日落比作生命的逝去,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
- 对仗:整首诗形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秋钟、残阳、松树、雨夜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佛教的思想和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残阳: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落幕。
- 松树:象征长青与坚韧,提供精神的庇护。
- 雨夜灯:代表温暖与孤独的陪伴,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齐己的《贻九华上人》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C. 对自然环境的厌恶 -
“一法传闻继老能”中的“一法”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的思想
B. 佛教的法门
C. 儒家的经典 -
诗中提到的“雨夜灯”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孤独的陪伴
C. 繁华的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齐己的《贻九华上人》与王维的《鹿柴》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齐己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
- 《佛教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