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

时间: 2025-01-01 13:41:13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俗
作者:郑刚中〔宋代〕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

白话文翻译

民众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国家的制度也并非虚妄。
这里的封州郡,只有一座山谷而已。
麦收时节没有青黄之色,寒霜冬季却有红紫之花。
人们的嗜好和风尚各异,言语之间也存在抵触。
问起那些地方,无法沟通,告诉我这里的不必在意。
逃避时如同鹿和麋,团聚时又似蛇和虺。
如何会有苏属国,胡族女子生育儿女?
然而稍后又豁然开朗,发现天下其实有同一的道理。
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不要用岭北的标准来比较。
更何况自古江山情长,邻里之间自然和谐。
夜晚在松桂之间,沐浴着月光就如同沐浴在水中。
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叶子也在万千尘埃中洗净。
老师举杯邀我,月亮照在酒尊底下。
画作寄托我的乡愁,我的故乡就是如此。

注释

  • 民生:人民的生活。
  • 王制:王朝的制度。
  • 封州郡:地方行政区划。
  • 青黄:指麦子未成熟的状态。
  • 霜冬:霜降的冬季。
  • 嗜好:人们的喜好。
  • 彼不通:彼此无法沟通。
  • 苏属国:指当时的一个地方,可能指苏州地区。
  • 胡女:指外族的女性。
  • 超然:超脱、豁然。
  • 岭南:指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一带。
  • 江山情:对故土的情感。
  • 松桂:指松树与桂树。
  • 虚明:空灵明亮。
  • 酒尊:盛酒的器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民生与风俗,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地域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各地风俗差异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风俗》是一首借地理与人文差异探讨文化多样性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不同地方的生活习俗、语言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社会。诗的前半部分着重于各地风俗的不同,指出文化间的隔阂,使用了“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的句式,表现出对这种隔阂的无奈与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逐渐转向对统一性的思考,尤其是“天下同一理”的提及,展现出一种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理解。通过对比岭南与岭北的风俗,郑刚中强调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并呼吁人们应以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差异。

最后,诗中的意象如“松桂”、“月水”等,渗透着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整首诗在对比与统一的张力中,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民众的生活习俗各不相同,国家的制度并非虚假。
  •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这里的封州郡,只有一座山谷而已。
  •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收割季节没有麦子的青黄,冬天的霜却有红紫之花盛开。
  •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人们的嗜好与风尚各异,言语之间也存在冲突。
  •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询问对方无法沟通,告诉我这里的不必在意。
  •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逃避时如同鹿和麋,团聚时又似蛇和虺。
  •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如何会有苏属国,外族女子生育儿女?
  •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然而稍后又豁然开朗,发现天下其实有同一的道理。
  •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不要用岭北的标准来比较。
  •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更何况自古江山情长,邻里之间自然和谐。
  • 暮夜松桂间,受月如受水:夜晚在松桂之间,沐浴着月光如同沐浴在水中。
  • 根根抱虚明,叶叶万尘洗: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叶子在万千尘埃中洗净。
  • 先生一杯酒,月到酒尊底:老师举杯邀我,月亮照在酒尊底下。
  • 画以寄吾乡,吾乡祗如此:画作寄托我的乡愁,我的故乡就是如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逃避时如同鹿和麋”,用动物比喻人群的逃避行为。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松桂”、“月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文化差异与人类共同价值的思考,强调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通过描绘不同地域的风俗,诗人展现了对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统一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桂: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代表自然的美。
  • 月水:象征着宁静与和谐,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青黄、红紫:描绘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反映生机与生命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岭南”的风俗独具特色,作者提醒人们不要用哪个地方的标准来比较?

    • A. 岭北
    • B. 江南
    • C. 北方
    • D. 海外
  2. 诗中提到的“逃避时如同鹿和麋”,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人们在逃避时像鹿和麋一样迅速
    • B. 人们在逃避时像蛇一样
    • C. 人们在逃避时不敢面对
    • D. 人们在逃避时会聚在一起
  3. 诗中提到的“每一根树枝都抱着虚明”象征着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生命的希望
    • C. 诗人的理想
    •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 《登高》:通过高处的观望,表达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相似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发展史》

相关诗句

民生各异俗,王制论不诡。下一句是什么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上一句是什么

惟兹封州郡,山之一谷尔。下一句是什么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上一句是什么

麦秋无青黄,霜冬有红紫。下一句是什么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上一句是什么

嗜好既殊尚,言语亦相抵。下一句是什么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上一句是什么

问之彼不通,告我此勿理。下一句是什么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上一句是什么

骇去如鹿麋,团聚若蛇虺。下一句是什么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上一句是什么

如何苏属国,胡女为生子。下一句是什么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上一句是什么

已而忽超然,天下同一理。下一句是什么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上一句是什么

岭南自岭南,勿用岭北比。下一句是什么

况自江山情,雅故均邻里。上一句是什么

民生各异俗,下一句是什么

王制论不诡。上一句是什么

王制论不诡。下一句是什么

惟兹封州郡,上一句是什么

惟兹封州郡,下一句是什么

山之一谷尔。上一句是什么

山之一谷尔。下一句是什么

麦秋无青黄,上一句是什么

麦秋无青黄,下一句是什么

霜冬有红紫。上一句是什么

霜冬有红紫。下一句是什么

嗜好既殊尚,上一句是什么

嗜好既殊尚,下一句是什么

言语亦相抵。上一句是什么

言语亦相抵。下一句是什么

问之彼不通,上一句是什么

问之彼不通,下一句是什么

告我此勿理。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