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恋枕嫌多梦,开帘曙色迷。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
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
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
白话文翻译:
在床上沉迷于梦境,恨不得梦太多;
打开帘子,晨曦的光线让人迷惑。
寒冷的白鹤依偎在窗户边站立,
饥饿的猿猴在厨房附近啼叫。
踩着石头,泉水在屋内叮咚作响,
烟雾缭绕的树木在堤岸上若隐若现。
乡村生活真让人喜欢,
随处可见的风景都成了诗的题材。
注释:
字词注释:
- 恋枕:留恋于枕头,指沉迷于睡梦中。
- 嫌:嫌弃,不满。
- 曙色:清晨的光色。
- 迷:迷惑,迷乱。
- 鹤寒:指寒冷的白鹤。
- 依户立:靠着窗户站立。
- 猿馁:猿猴饥饿。
- 近厨啼:在厨房附近鸣叫。
- 蹴石:踩在石头上。
- 泉鸣:泉水发出叮咚声。
- 吞烟:烟雾缭绕。
- 村居:村庄中的生活。
- 触处:到处,随处。
- 诗题:诗的题材或灵感来源。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呈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田园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养浩,元代诗人,字子野,号靖斋。生于元末,卒年不详,生活于元代的动荡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感悟。
创作背景:
《晨起》写于他居住的乡村,表现了他对清晨宁静美好的向往和对乡村的热爱。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晨起的场景,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晨起》是张养浩的一首佳作,展现了诗人对乡村晨起景色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受。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诗的开头“恋枕嫌多梦”,展示了诗人起床时的懒散与不舍,梦境中的惬意让人难以自拔。接着“开帘曙色迷”,窗外晨光初露,却让人感到迷惘,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对安逸的向往与现实的冲突。
“鹤寒依户立,猿馁近厨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白鹤与猿猴的出现,增添了自然的气息。这不仅是对乡村生物的写照,更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思。
后面的“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景象融合在一起,泉水的叮咚声与烟雾缭绕的景象,渲染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而最后一句“村居真可喜,触处是诗题”,则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高度评价,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诗意。
整体来看,整首诗充满了对乡村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表达了宁静、自然、和谐的生活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恋枕嫌多梦: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恨不得多做一些美梦,反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开帘曙色迷:打开窗帘,晨光照进来,光线朦胧而迷人,产生了一种迷惑感。
- 鹤寒依户立:寒冷的白鹤在窗边静静地站立,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猿馁近厨啼:饥饿的猿猴在厨房附近叫唤,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蹴石泉鸣屋:诗人踩在石头上,听到泉水在屋内叮咚作响,感受到了自然的声音。
- 吞烟树隐堤:烟雾缭绕,树木在堤岸上若隐若现,展现了一幅朦胧的自然画面。
- 村居真可喜:诗人对乡村生活真心赞美,认为生活在这里是快乐的。
- 触处是诗题:无处不在的自然风光都成为了诗的灵感来源。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鹤寒依户立”。
- 对仗:如“蹴石泉鸣屋,吞烟树隐堤”,形成对称美感。
- 比喻:将晨光和梦境相互联系,暗示生活的惬意与迷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张养浩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突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晨光:代表新生与希望,象征着一天的开始。
- 鹤、猿:动物意象,反映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泉水:象征着清新与纯净,代表自然的声音。
- 村居:反映了安静、宁静的乡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恋枕”意指:
A. 喜欢枕头
B. 留恋梦境
C. 讨厌睡觉
D. 爱上了睡眠 -
“蹴石泉鸣屋”中的“鸣屋”是指:
A. 鸟鸣
B. 风声
C. 泉水声
D. 人声 -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的意思是:
A. 村居生活很无聊
B. 乡村生活充满诗意
C. 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厌倦
D. 诗的灵感来源于城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与乡村的诗意。
- 杜甫《春望》: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对比:
- 张养浩的《晨起》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晨起》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而《鹿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深远。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养浩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