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时间: 2025-01-06 10:10: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何梦桂 〔宋代〕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
白话文翻译:
我挥袖叹息,如同麒麟折断,经过门前,悲伤如凤凰衰落。 奠定基石的人不再出现,世间礼乐崩坏。 虽然世道衰败,但道义不衰,文化岂不在此? 千年之后仍有人,三代的风范仍可追寻。 我听说夹谷的老人,文献尚有遗留。 在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我该何去何从?
注释:
- 反袂叹麟折:反袂,挥袖。麟折,比喻贤人去世。
- 过门伤凤衰:过门,经过。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奠楹不复作:奠楹,奠定基石。不复作,不再出现。
- 世丧礼乐隳:世丧,世道衰败。礼乐隳,礼乐制度崩坏。
- 世丧道不丧:世道虽衰,道义不衰。
- 文岂不在兹:文化岂不在此。
- 千载而有人:千年之后仍有人才。
- 三代犹可追:三代,指夏、商、周。犹可追,仍可追寻其风范。
- 吾闻夹谷翁:夹谷,地名。翁,老人。
- 文献尚有遗:文献,指古代的书籍和记录。尚有遗,尚有遗留。
- 斯世微斯人: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
- 皇皇吾安归:皇皇,彷徨。吾安归,我该何去何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字子实,号潜斋,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是他对当时社会风气衰败、人才凋零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文化衰败,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描绘了诗人对贤人去世和衰落的悲痛,“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衰败,“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对古代风范的追寻,“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诗人挥袖叹息,如同麒麟折断,经过门前,悲伤如凤凰衰落。这里用麒麟和凤凰比喻贤人,表达了诗人对贤人去世和衰落的悲痛。
- 奠楹不复作,世丧礼乐隳:奠定基石的人不再出现,世间礼乐崩坏。这里用“奠楹”比喻贤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衰败的忧虑。
- 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虽然世道衰败,但道义不衰,文化岂不在此?这里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表达了诗人对文化的重视。
- 千载而有人,三代犹可追:千年之后仍有人才,三代的风范仍可追寻。这里表达了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对古代风范的追寻。
- 吾闻夹谷翁,文献尚有遗:我听说夹谷的老人,文献尚有遗留。这里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
- 斯世微斯人,皇皇吾安归:在这个时代,缺乏这样的人,我该何去何从?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反袂叹麟折”中的“麟折”比喻贤人去世,“过门伤凤衰”中的“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对仗:如“反袂叹麟折,过门伤凤衰”中的“反袂”与“过门”,“叹麟折”与“伤凤衰”形成对仗。
- 拟人:如“奠楹不复作”中的“奠楹”拟人化为贤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表达了对未来的彷徨和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折:比喻贤人去世。
- 凤衰:比喻贤人衰落。
- 奠楹:比喻贤人。
- 礼乐:比喻社会风气。
- 文:文化。
- 三代:指夏、商、周。
- 夹谷翁:夹谷的老人。
- 文献:古代的书籍和记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反袂叹麟折”中的“麟折”比喻什么? A. 贤人去世 B. 社会风气衰败 C. 文化衰落 D. 时代变迁
-
诗中“奠楹不复作”中的“奠楹”比喻什么? A. 贤人 B. 社会风气 C. 文化 D. 时代变迁
-
诗中“世丧道不丧,文岂不在兹”强调了什么? A. 文化的永恒价值 B. 社会风气的衰败 C. 贤人的去世 D. 时代的变迁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何梦桂《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而何梦桂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风气衰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何梦桂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