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答李道源》

时间: 2025-01-14 13:50:05

徒步何忧髀肉消,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兴答李道源
作者:吴哲 〔明代〕

徒步何忧髀肉消,
赋归无待楚辞招。
摩娑药笼三年艾,
濩落人寰五石瓢。
蓑笠雨淹沧海钓,
斧斤晴趁白云樵。
游仙枕上西池月,
转觉东华曙色遥。

白话文翻译:

无论是徒步行走,何必担心肉会消瘦,
我写诗归来,不用楚辞的邀请。
我在药笼里摩娑,三年种艾草,
生活在世间,手持五石瓢。
穿着蓑衣和斗笠,雨中在沧海钓鱼,
晴天用斧头,趁着白云去砍柴。
在游仙的枕边,西池的月亮照耀,
渐渐感到东华的曙光远远地延伸。

注释:

字词注释:

  • 髀肉:指大腿上的肉,古人常用来形容身体的肥胖。
  • 楚辞:指中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代表作有《离骚》等。
  • 摩娑:摩挲,轻轻抚摸。
  • :指艾草,古代用于药用。
  • 濩落:指生活困顿,落魄。
  • 五石瓢:古人用来盛酒或药的器具,常用来象征平淡生活。
  • 蓑笠:指用竹子或草做的雨具,象征渔夫或樵夫的生活。
  • 游仙:指游览仙境或仙人。

典故解析:

  • 楚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吴哲提到楚辞,是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自我调侃。
  • 东华:指东边的神仙,常用来象征美好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哲,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生活和人情,常带有哲理性思考,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吴哲的隐居生活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然态度。李道源是他的朋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回应,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生活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遣兴答李道源》是一首充满了淡淡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开头两句,诗人以“徒步何忧髀肉消”开始,表明自己并不在意身体的消瘦,显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接着,提到“赋归无待楚辞招”,更是表现出一种自信与自足,诗人的创作不需要外界的召唤。

后面的几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自然中生活的情景:种艾、钓鱼、砍柴,构成了一个朴素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以“蓑笠”形象,体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令人向往。

最后两句提及“游仙枕上西池月,转觉东华曙色遥”,以月亮和晨曦象征梦幻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超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徒步何忧髀肉消:表达了对身体和世俗的无所谓,强调内心的自由。
  2. 赋归无待楚辞招:诗人自信于自己的创作,毫不在意外界的评价。
  3. 摩娑药笼三年艾:描绘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象征着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4. 濩落人寰五石瓢:反映了世俗生活的艰辛,诗人却以淡然的态度面对。
  5. 蓑笠雨淹沧海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6. 斧斤晴趁白云樵: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7. 游仙枕上西池月:象征着梦与现实的交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8. 转觉东华曙色遥: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人用“蓑笠”比喻渔樵生活,表现出自然的朴素与真实。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西池月”、“东华曙”等意象,形成了时空交错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面对社会的压力和世俗的纷扰时,诗人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徒步: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楚辞:象征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 :象征生活的平淡与真实。
  • 蓑笠:象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
  • 西池月东华曙:象征梦与现实的交汇,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人对身体的消瘦有什么态度?
    A. 关注
    B. 无所谓
    C. 担心
    D. 绝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楚辞”象征了__

  3. 判断题:诗人认为生活的艰辛是不可避免的。 (对/错)

答案:

  1. B
  2. 文化理想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 陶渊明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与吴哲的《遣兴答李道源》均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吴哲的自然描绘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吴哲更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的价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 《陶渊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