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造化其偶然,刳山住深谷。
迹压潇湘头,迥披九疑足。
千龄隔仙凡,跬步变寒燠。
石田傥可种,愿受自耕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偶然造化,山被削去,深谷中居住着。山的足迹压在潇湘的顶端,明显地披露出九疑山的身影。千年隔离了仙人和凡人,迈出一步就能感受到寒冷与温暖的变化。石头田地或许可以耕种,希望能得到自耕的收成。
注释:
- 造化:指自然界的生成和变化。
- 刳山:削去山体,强调自然的力量。
- 潇湘:指潇湘地区,因其美丽的山水而出名。
- 九疑:指九疑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的地方。
- 千龄:千年,形容时间的漫长。
- 跬步:小步,形象地描绘了变化的微小但显著。
- 寒燠:寒冷与温暖。
- 石田:用石头开辟的田地。
- 耕禄:耕作和得到的收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伯言是宋代著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其诗作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澹山岩二首》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奇妙与人类的渺小紧密结合。诗开头提到“造化其偶然”,即自然的造化是偶然的,体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思考。接着通过“刳山住深谷”,画面感极强,仿佛可以感受到山的削去与谷的深邃。这里的“迹压潇湘头”一语,暗示了自然力量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潇湘作为美丽的地域,其山水风光似乎都被自然的力量所压制。
诗中“千龄隔仙凡”的一句,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仙人与凡人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深邃而遥远。“跬步变寒燠”,则强化了这种隔阂的同时,指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微小,以及在生活中随时可能面临的变化。“石田傥可种,愿受自耕禄”,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诗人希望在这片被自然眷顾的土地上,能够自给自足,体验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首诗从自然景观入手,逐步引申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化其偶然:自然的生成与变化是偶然的。
- 刳山住深谷:削去的山体居于深谷,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迹压潇湘头:山的足迹压在潇湘的顶端,暗示自然对人文的影响。
- 迥披九疑足:九疑山的显露,突出仙人的神秘。
- 千龄隔仙凡:千年让仙人与凡人之间的距离感增加。
- 跬步变寒燠:微小的变化带来了寒与热的感知。
- 石田傥可种:石头田地也可以耕种,展现出希望。
- 愿受自耕禄:希望能够得到自耕的收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如“寒燠”与“千龄”,展现出诗的平衡与和谐美。
- 拟人:自然的力量被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巍峨与伟大。
- 谷:代表隐秘与深邃的内心世界。
- 仙:象征理想与超脱的生活状态。
- 田:代表朴素的生活和劳动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造化其偶然”中的“造化”指的是什么? A. 人为的创造
B. 自然的生成与变化
C. 文化的传承
答案:B -
“千龄隔仙凡”中“仙”指的是什么? A. 仙人
B. 仙女
C. 仙境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石田傥可种”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只想耕种
B. 渴望得到自给自足的生活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澹山岩二首》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静谧的环境描写,而钱伯言则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