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题赵德成东岩
作者: 方岳 〔宋代〕
好山倒合诗人管,新出东岩付此公。
略向画图曾半面,石床定许听松风。
白话文翻译:
这座美丽的山与诗人的情怀相契合,新近的东岩赠予了这位朋友。
我曾在画中见过这山的一半,石床上一定能静静地听到松树的风声。
注释:
- 好山:美丽的山。
- 倒合:与……相契合,形容景色与人的情感相合。
- 诗人管:指代诗人,强调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感情。
- 东岩:特指东边的山岩,代表特定的自然景观。
- 略向:稍微向……;表示曾经见过。
- 画图:指山的画作。
- 半面:一半的面貌,形容只见其部分。
- 石床:指石头制成的床,通常为在山间、自然中休息之用。
- 松风:松树摇动时发出的风声,通常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成语或典故,但“听松风”常常用于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在古代文化中常被文人所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方岳在游览东岩时写的,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表达了他对美好山水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情谊。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东岩的美丽,同时展现了诗人与自然、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开头的“好山倒合诗人管”一句,以“好山”引入,直接表达了山的美丽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的共鸣。接下来的“新出东岩付此公”,进一步指向了特定的地点和人物,使得诗的意境变得更加具体而生动。诗中提到的“画图”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艺术的追求,连接了视觉艺术与自然景观。最后一句“石床定许听松风”,不仅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也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这首诗在简约中蕴藏着深邃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好山倒合诗人管”:美丽的山与我的情感相契合。
- “新出东岩付此公”:新近的东岩山赠与这位朋友。
- “略向画图曾半面”:我在画中见过这山的一部分。
- “石床定许听松风”:在石床上可以安静地听到松树的风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与诗人情感的结合比喻为“倒合”,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情谊,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美丽与自然的壮丽。
- 东岩:代表特定的自然场所,象征着新的经历与友谊。
- 画图:体现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 石床:象征着宁静与安逸的生活状态。
- 松风:代表自然的声音,寓意宁静与心灵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岩”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一座山
C. 一幅画 -
诗中提到的“松风”代表了什么? A. 闹市的喧嚣
B. 宁静的自然
C. 诗人的孤独 -
诗中“略向画图曾半面”是什么意思? A. 画中有山的一部分
B. 画图被人遗忘
C. 画图没有完成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方岳的《寄题赵德成东岩》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方岳的诗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宋代诗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