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溪驿》

时间: 2025-01-06 16:58:25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白话文翻译:

月亮缺损,昏暗中时光慢慢流逝,灯光闪烁,照亮了秋天的床铺。
病体使我感到风露的寒意最为明显,归家的梦中却不知道山水有多遥远。
坐着感受岁月的流逝,听那慷慨的歌声,站起身来望向天地却只见凄凉的色彩。
蝉鸣声更扰乱了行人的耳朵,正当树下的梧桐叶已经半黄。

注释:

字词注释:

  • 缺月:指缺失的月亮,形容月亮的缺损状态。
  • 昏昏:昏暗的样子,形容天色暗淡。
  • 漏未央:漏指时光流逝,未央即未结束,表示夜晚还未结束。
  • 明灭:形容灯光的明亮与暗淡交替。
  • 风露:指秋天的风和露水,通常带有寒意。
  • 归梦:指回家的梦,表现一种思乡的情感。
  • 岁时:岁月的时光。
  • 色凄凉:指自然景色的凄凉,通常与秋冬有关。
  • 鸣蝉:蝉的叫声,常用以表现季节的变迁。
  • 疏桐:指稀疏的梧桐树,象征秋天的萧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归梦”可理解为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情感。梧桐树在古诗中常用作悲秋的象征,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冲之,晚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及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推行者之一,倡导变革,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与民众的福祉。王安石的诗歌作品多反映现实社会的苦乐,风格清新、深刻。

创作背景:

《葛溪驿》写于王安石晚年,时值其政治生涯的低谷,诗人因病常感到身体的虚弱和心中的孤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葛溪驿》是一首充满了秋意和思乡情的诗作。王安石通过对缺月、昏暗、灯光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开篇的“缺月昏昏”与“漏未央”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心理状态,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接下来的“病身最觉风露早”,诗人将身体的虚弱与秋天的寒意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归梦不知山水长”一句则加深了这种思乡之情,诗人似乎在梦中也被遥远的山水牵绊,无法自拔。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岁时歌慷慨”与“天地色凄凉”的对比,展现出即便是感受到豪情壮志的歌声,依然无法掩盖这份深深的凄凉感。最后一句“鸣蝉更乱行人耳”将自然界的声音引入其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困扰与烦躁,梧桐叶的黄落则象征着凋零与离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艺术功底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缺月昏昏漏未央:月亮缺失,天色昏暗,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尚未结束,给人一种无尽的孤独感。
  2. 一灯明灭照秋床:灯光闪烁,照亮了秋天的床铺,反映出诗人在秋夜的孤寂与无奈。
  3. 病身最觉风露早:病痛的身体更加敏感于秋天的寒冷,表现出诗人的脆弱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4. 归梦不知山水长:梦中归家却不知山水的遥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的渴望。
  5. 坐感岁时歌慷慨:坐着时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听到外界的豪情歌声,形成一种对比。
  6. 起看天地色凄凉:站起来望向天地,却只见一片凄凉,表现出内心的失落。
  7. 鸣蝉更乱行人耳:蝉的鸣叫声扰乱了行人的耳朵,象征着烦躁的情绪。
  8. 正抱疏桐叶半黄:正当梧桐树叶已经半黄,暗示着秋天的来临与凋零,增添了诗的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缺月”比喻内心的孤独。
  • 对仗:如“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形成优美的音韵。
  • 拟人:如“鸣蝉更乱行人耳”,赋予蝉以人的情感,使得自然与人的感受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展现了浓厚的秋意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缺月:象征孤独与失落。
  • 秋床:暗示季节的变迁与岁月的流逝。
  • 风露:体现寒冷与生命的脆弱。
  • 归梦: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鸣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烦躁的情绪。
  • 疏桐:代表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缺月”主要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快乐
    c) 富饶

  2. “病身最觉风露早”中,诗人感受到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失落
  2. b) 寒冷
  3. a) 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葛溪驿》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描绘了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豪情与洒脱,而王安石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愁绪与无奈。两者角度不同,情感深度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王安石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