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为薛子昭寿)》

时间: 2025-01-19 22:38:10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为薛子昭寿)
作者:管鉴 〔宋代〕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
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
归趁薰风殿阁凉。


白话文翻译

在温馨的卧室中,帐子香气四溢。
经过两年,和睦的气氛弥漫在湘江之上。
鬓发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青春绿,
而眉间却新添了一抹白发。
皇帝的诏令即将到来,寿宴也将长久。
乍晴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非常。
燕子与黄莺,别再苦苦留恋春天,
趁着温暖的春风,去殿阁中享受凉爽。


注释

  • 燕寝:指温暖的卧室,燕子常栖息于此,象征温馨的家庭环境。
  • 锦帐:精美的帐子,象征富贵。
  • 蒸湘:形容气氛温暖和谐,湘江水域的意象。
  • 鬓间不减当年绿:青丝未减,指年轻时的风采。
  • 眉上新添一点黄:指白发的出现,象征衰老。
  • 征诏近:指皇帝的命令即将到来,暗示荣幸的事情。
  • 乍晴:突然放晴,象征好天气。
  • 燕莺:指燕子与黄莺,象征春天的生动与活力。

典故解析

  • 和气:在古代文化中,和气是家庭和睦的象征,常用于祝寿。
  • 寿筵:古代庆祝生日的特殊宴会,常常与长寿的祝愿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鉴,宋代诗人,字景尔,号澄江,出生于徽州。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细节,常以日常景物为题材,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朋友薛子昭的寿辰而作。通过描绘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为薛子昭寿)》是一首充满温情与祝福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朋友的寿辰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开篇的“燕寝香中锦帐郎”,设置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人一种安逸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静谧的画卷中。

接着,诗人运用“二年和气蔼蒸湘”描绘了生活的和谐与温暖,暗示朋友在过去的两年中,生活愉快而充实。接下来的“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对青春和衰老的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接受。

中间几句提到“征诏近,寿筵长”,展现了寿宴的欢快气氛,营造出一种喜庆的场景。最后,诗人通过“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待,寓意着生命的不断向前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寝香中锦帐郎:以“燕寝”开头,营造出温馨的氛围,暗示生活的安逸。
  2. 二年和气蔼蒸湘:和气二年,代表着家庭和睦,生活的温暖。
  3. 鬓间不减当年绿:青丝未减,意味着青春的延续。
  4. 眉上新添一点黄:眉间的新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5. 征诏近,寿筵长:预示着荣幸的事情即将到来,寿宴将愉快长久。
  6. 乍晴人意喜非常:好天气使人心情愉悦,体现了生活的美好。
  7. 燕莺休苦留春住:劝告燕子和黄莺别再留恋春天,暗示着珍惜当下。
  8. 归趁薰风殿阁凉:借春风的凉意,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中温暖的细节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如“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表达了时间流逝中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渗透着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家庭的温暖。
  • 黄莺:象征快乐与生活的活力。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寝”指的是什么?

    • A. 温暖的卧室
    • B. 花园
    • C. 餐厅
  2. “鬓间不减当年绿”表达了什么?

    • A. 青春未减
    • B. 年龄增长
    • C. 家庭幸福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祝福友人
    • B. 描绘自然
    • C. 感慨人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祝寿诗》:同样是祝寿的作品,风格和主题相近。
  • 《春晓》:描绘春天的诗歌,展现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情感更加豪放,侧重于对饮的欢愉与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鹧鸪天》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