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进诗》
时间: 2025-01-14 23:0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叠耸青峰宝炬森,端门初晚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
白话文翻译:
层层叠叠的青山上,宝炬林立,显得格外壮观。皇宫的正门在傍晚时分迎来了皇帝的仪仗。皇帝出游并非只为庆祝三元节,而是将欢乐带给万民。天上的清光照亮了夜空,人间的和谐气氛笼罩着春天的阴凉。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对皇帝四十年来深厚恩惠的祝福。
注释:
- 叠耸:层层叠叠地耸立。
- 青峰:青山。
- 宝炬:指宫廷中的灯火。
- 森:林立的样子。
- 端门:皇宫的正门。
- 翠华:指皇帝的仪仗。
- 宸游:皇帝的出游。
- 三元夜:指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
- 万众心:万民的心愿。
- 清光:清亮的光芒。
- 和气:和谐的气氛。
- 阁:笼罩。
- 华封祝:古代对皇帝的祝福。
- 惠爱:恩惠和爱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参知政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见解。此诗作于宋代,具体创作背景与上元节庆典有关,表达了对皇帝的祝福和对国家和谐的期望。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上元节(元宵节)期间,皇帝出游观赏灯火时所作,旨在表达对皇帝的敬爱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盛况,展现了皇帝出游的壮观场面和万民的欢乐心情。诗中“叠耸青峰宝炬森”和“端门初晚翠华临”描绘了宫廷灯火辉煌、仪仗庄严的景象,而“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则表达了皇帝出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带给百姓欢乐。后两句“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则通过对比天上和人间的景象,强调了和谐与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则是对皇帝长期以来的恩惠和爱护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叠耸青峰宝炬森”:描绘了青山上灯火辉煌的景象,通过“叠耸”和“森”形容灯火的壮观。
- “端门初晚翠华临”:描述了皇帝仪仗在傍晚时分到达皇宫正门的情景,“翠华”指皇帝的仪仗。
-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表达了皇帝出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带给百姓欢乐。
- “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通过天上和人间的对比,强调了和谐与美好的氛围。
- “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爱深”:表达了对皇帝长期以来的恩惠和爱护的赞美和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炬森”比喻宫廷灯火辉煌。
- 对仗:如“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中的天上与人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皇帝的敬爱和对国家和谐的祝愿,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盛况,表达了皇帝出游的目的和万民的欢乐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峰:象征着稳定和庄严。
- 宝炬:象征着光明和繁荣。
- 翠华:象征着皇权和尊严。
- 清光:象征着纯洁和明亮。
- 和气:象征着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叠耸青峰宝炬森”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青山上的灯火辉煌 B. 皇宫的正门 C. 皇帝的仪仗 D. 春天的阴凉
-
“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皇帝出游只为庆祝节日 B. 皇帝出游是为了带给百姓欢乐 C. 皇帝出游是为了观赏灯火 D. 皇帝出游是为了享受春天的阴凉
-
诗中“天上清光开夜色,人间和气阁春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排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上元侍宴》:描绘了上元节的宫廷庆典,与蔡襄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 王安石《元日》:通过描绘春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新年的祝愿。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上元侍宴》与蔡襄的《上元进诗》都描绘了上元节的盛况,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节日的喜悦和对皇帝的敬爱,而蔡襄的诗则更强调了皇帝出游的目的和万民的欢乐心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