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

时间: 2025-01-04 10:49:33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丹枣,朝霜润紫梨。

还因重风景,犹自有秋诗。

圣代少封事,闲居方屏喧。

漏寒云外阙,木落月中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无人见清景,林下自开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禁掖朝回后,林园胜赏时。
野人来辨药,庭鹤往看棋。
晚日明丹枣,朝霜润紫梨。
还因重风景,犹自有秋诗。

圣代少封事,闲居方屏喧。
漏寒云外阙,木落月中园。
山鸟宿檐树,水萤流洞门。
无人见清景,林下自开尊。

白话文翻译

水边的树木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阴冷,池塘里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庭院的风吹落了旧叶,台阶上的露水洗净了寒莎。
燕子愁苦地偷看灯下的情景,情人们在月光下轻轻走过。
砧声传来,仿佛已经告别,虫鸣声又开始交响。

关上门,闲适无事的我,觉得这里就像是山中一样。
只觉鸟鸣声与往常不同,不知人世间的景象也一样。
晚花因雨而盛开,残果因风而落下。
我独自坐着,吟诵饮酒,诗成了但酒已空。

我自得于家中的林趣,常常在外却不多有此情趣。
对着僧人吃野餐,迎接客人穿着山野衣服。
雀鸟在屋檐上争斗,蝉鸣惊起树上的飞舞。
功成名就之后,何必去五湖四海归隐。

秋色在庭院的杂草上,清晨可见露珠的华彩。
稀疏的竹林抽出晚笋,幽静的药草吐出寒芽。
引水的新渠清澈,登台的小径斜斜的。
来的人大多喜欢这里,清爽如同仙人居所。

禁苑朝回后,林园是最胜赏的时节。
野人来辨认药草,庭院里的鹤在下棋。
晚日照着丹枣,朝霜润泽紫梨。
因重温风景,仍然有秋天的诗情。

盛世之中少有封赏,闲居时方显屏风的喧闹。
漏下寒意的云外阙,树木在月中纷纷落下。
山鸟栖息在屋檐树上,水萤在洞门外流动。
无人见这清雅的景色,林下自开一壶酒。

注释

  1. 水木:水边的树木。
  2. 夕阴冷:傍晚时分阴云密布,气温显得寒冷。
  3. 庭风:庭院中的风。
  4. 愁燕:愁苦的燕子,因秋天离去而愁苦。
  5. 砧声:砧板敲打的声音,代表了离别。
  6. 虫响:虫鸣声。
  7. 闭门无事:关上门,独自无事。
  8. 鸟声异:鸟鸣声和往常不同,暗示着环境的变化。

典故解析

  •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这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反映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态度。
  • “圣代少封事,闲居方屏喧”:提到的“圣代”与“闲居”暗指盛世与平淡生活之间的对比,表现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多表现隐逸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天的一个闲适午后,诗人通过描绘庭院的秋景,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深刻感触,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庭院景象。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便把读者引入一个清冷的秋景之中,紧接着的描写更是充满了秋天特有的孤寂与愁绪。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从外部景物转向内心感受,表达了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亦显示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惜。诗中提到的“清朝见露华”和“晚日明丹枣”更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丰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宁静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木夕阴冷:描写水边树木在晚霞中的阴冷气氛。
  2. 池塘秋意多:表明池塘中渗透着浓厚的秋意。
  3. 庭风吹故叶:庭院里的风吹落了旧叶,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4. 阶露净寒莎:台阶上的露水洗净了寒莎,营造出一派清新和凉意。
  5. 愁燕窥灯语:愁苦的燕子在灯光下窥视,象征着对温暖的期待。
  6. 情人见月过:情人们在月光下轻轻走过,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7. 砧声听已别:砧声响起,意味着离别的来临。
  8. 虫响复相和:虫鸣声再次响起,象征着秋夜的寂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通过比喻表达对功名利禄的看淡。
  • 拟人:“愁燕窥灯语”,赋予燕子以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 对仗:整首诗中多次运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在秋天的庭院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彰显了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美与心灵感受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木:象征自然之美,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秋意: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3. 灯、月:象征温暖与情感的寄托。
  4. 虫鸣:代表秋夜的宁静与和谐。
  5. 丹枣、紫梨: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晚花开为雨”是指什么? A. 花因雨而开放
    B. 花因风而凋谢
    C. 花因阳光而盛开
    D. 花与雨无关

  2. 填空题:诗中“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的意思是____

  3. 判断题:诗人对功名利禄持积极态度。 (对 / 错)

答案

  1. A
  2. 表达对功名的淡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秋夕》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与雍陶的《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诗作,但王维更注重山水意境的描绘,而雍陶则更倾向于庭园生活的细腻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诗句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下一句是什么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上一句是什么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下一句是什么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上一句是什么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下一句是什么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上一句是什么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下一句是什么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上一句是什么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下一句是什么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上一句是什么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下一句是什么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上一句是什么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下一句是什么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上一句是什么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下一句是什么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上一句是什么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下一句是什么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上一句是什么

水木夕阴冷,下一句是什么

池塘秋意多。上一句是什么

池塘秋意多。下一句是什么

庭风吹故叶,上一句是什么

庭风吹故叶,下一句是什么

阶露净寒莎。上一句是什么

阶露净寒莎。下一句是什么

愁燕窥灯语,上一句是什么

愁燕窥灯语,下一句是什么

情人见月过。上一句是什么

情人见月过。下一句是什么

砧声听已别,上一句是什么

砧声听已别,下一句是什么

虫响复相和。上一句是什么

虫响复相和。下一句是什么

闭门无事后,上一句是什么

闭门无事后,下一句是什么

此地即山中。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