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时间: 2024-10-17 00:23:38

小市禁烟馀,东郊展墓初。

桐阴覆碧井,泉脉入清渠。

贫悴停游舫,龙钟废荷锄。

西窗斜日在,且复勘残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市禁烟馀,东郊展墓初。
桐阴覆碧井,泉脉入清渠。
贫悴停游舫,龙钟废荷锄。
西窗斜日在,且复勘残书。

白话文翻译:

在小市镇上,烟火已然消散,东郊新开了墓地。
梧桐树影覆盖着碧绿的井水,泉水流入了清澈的渠中。
我疲惫地停下游船,老朽的工具也不再耕种。
西窗外斜阳正好,我又继续翻阅那些残破的书籍。

注释:

  • 小市:小集市,指小规模的市场。
  • 禁烟:指禁止焚烧纸钱等祭品,表示寒食节的习俗。
  • 东郊:指城市的东边乡村,墓地的所在。
  • 桐阴:指梧桐树的阴影。
  • 碧井:清澈的井水。
  • 泉脉:泉水流动的脉络。
  • 清渠:清澈的水渠。
  • 贫悴:形容生活贫困、衰弱。
  • 游舫:游船。
  • 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
  • 荷锄:锄头,用于耕作。
  • 西窗:面向西边的窗户。
  • 斜日:夕阳,指傍晚的阳光。
  • 勘残书:翻阅残破的书籍,勘查内容。

典故解析: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节日当天,民众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诗中提到的“禁烟”正是寒食节的习俗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其诗歌以爱国情怀和个性鲜明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陆游写这首诗时,正值寒食节,诗中描绘了他在这个节日的感受与思考,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寒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寒食节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诗的开头,作者以“小市禁烟馀”描绘了这个节日的宁静,市场的烟火气息消失,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接着“东郊展墓初”,暗示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增添了节日的沉重感。诗中通过“桐阴”和“泉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的环境,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清新。

“贫悴停游舫,龙钟废荷锄”,描绘了作者生活的艰难与衰老的无奈,似乎在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无尽思考。最后一句“且复勘残书”,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状态,诗人在夕阳下静静地翻阅残书,似乎在探寻过去的记忆与智慧。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节日的意义与个人的情感冲突,表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深思熟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市禁烟馀:小集市上禁止烟火,暗示寒食节的到来。
  2. 东郊展墓初:东边的郊外新开了墓地,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3. 桐阴覆碧井:梧桐树的阴影覆盖在井水上,营造宁静的氛围。
  4. 泉脉入清渠:泉水流入清澈的水渠,表现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5. 贫悴停游舫:生活贫困,游船也停下,表达诗人的无奈。
  6. 龙钟废荷锄:老朽的工具被遗弃,象征着年老与时光流逝。
  7. 西窗斜日在:西窗外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8. 且复勘残书:诗人带着思考翻阅残书,表现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间对仗工整,如“贫悴停游舫,龙钟废荷锄”。
  • 意象:通过“桐阴”、“泉脉”等意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 象征:禁烟、墓地等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节日的沉重。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思考,借助寒食节的背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市:象征生活的琐碎与平常。
  • 东郊:代表着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
  • 桐阴: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 泉脉:流动的生命与希望。
  • 游舫: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奈。
  • 残书:代表对历史文化的追溯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寒食》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在诗中,诗人用来描绘自然景象的意象是什么?

    • A. 烟火
    • B. 梧桐树
    • C. 亭台楼阁
    • D. 荷花
  3. 诗中提到的“禁烟”指的是什么节日的习俗?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寒食节
    • D. 重阳节

答案

  1. C. 陆游
  2. B. 梧桐树
  3. C. 寒食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寒食》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反思,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自然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