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园八咏 其一 遂初园》

时间: 2024-12-29 19:24:36

人生衣食尔,所适饱与温。

逮其得志间,归心负初言。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

嗟我复何为,未能返丘园。

物外恐难必,开图对一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生衣食尔,所适饱与温。
逮其得志间,归心负初言。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
嗟我复何为,未能返丘园。
物外恐难必,开图对一尊。

白话文翻译:

人生的衣食只是为了温饱与舒适。
当得志时,却心中背负着最初的理想。
年轻时向往富贵,年老时担忧子孙。
这心中本无负担,唯有利欲使人迷惑。
唉,我到底为了什么呢,未能回归田园。
世外的事情恐怕难以实现,唯有与酒共酬。

注释:

  • 衣食尔:指生活的基本需求,即衣服和食物。
  • 逮其得志间:在达到志向和目标的时候。
  • 归心负初言:回归时却背负着最初的承诺和理想。
  • 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年轻时渴望功名利禄,年老时则担忧子女的未来。
  • 此心本无累:本心没有负担。
  • 利欲令智昏:利欲使人失去理智。
  • 丘园:指田园,象征简单的生活。
  • 物外恐难必:世外之事或许难以实现。
  • 开图对一尊:面对酒杯而醉,享受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秉文,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遂初园八咏》是赵秉文在游览遂初园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寻。在金朝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开头两句以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强调衣食的基本需求,揭示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年轻时向往富贵的回忆,和年老时对后代的担忧,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诗中“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道出了人内心的本质是无累的,然而利欲的驱使却使人迷失自我。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沉重与思索,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哲理内涵。诗人通过对比体现出人生的复杂与单纯,最终留给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生衣食尔:阐述了生活的基本需求是衣服和食物,暗示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忽略了更深层的理想。
  2. 所适饱与温:简单明了,强调生活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温饱。
  3. 逮其得志间:指人在成功之时,反思曾经的理想。
  4. 归心负初言:表明即使成功,心中仍旧背负着最初的承诺。
  5. 少壮慕富贵:年轻时对财富和地位的向往。
  6. 老大忧子孙:年长后对后代的忧虑。
  7. 此心本无累:本心没有负担,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8. 利欲令智昏:指追求利益使人失去理智。
  9. 嗟我复何为:感叹自己为何如此迷茫与无助。
  10. 未能返丘园:无法回到田园的宁静生活。
  11. 物外恐难必:世外的理想难以实现。
  12. 开图对一尊:与酒共酬,享受当下,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丘园”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 反问:“嗟我复何为”,增强情感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无奈,突出利欲对人心的迷惑,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食:象征物质生活的基础。
  • 丘园:象征理想中的简单生活与自然环境。
  • :象征享受与现实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少壮慕富贵,老大忧子孙”,这两句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观?
    A. 年轻时无忧虑,年老时无忧虑
    B. 年轻时追求物质,年老时关注家庭
    C. 年轻时安于现状,年老时追求理想

  2. “此心本无累,利欲令智昏”中的“智昏”指的是什么?
    A. 理智被迷惑
    B. 智力低下
    C. 愚笨无知

  3. 诗的最后一句“开图对一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登高》与《遂初园》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遂初园》则集中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与矛盾。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赵秉文诗集》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和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