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驿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11: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驿二首》
岁晚离家客,更深上水船。
犬鸣营柝外,渔唱驿灯前。
远役关慈母,孤忠仗老天。
极知朱绂贵,无奈彩衣姸。
汉使征车急,潘与定省频。
小人犹有母,率土莫非臣。
岁俭盘炊玉,家贫酒泛银。
自优缘白发,岂敢逆龙鳞。
白话文翻译:
在年末我离家远行,夜深时刻我乘船而行。
犬吠声传来营外,渔歌声在驿灯前响起。
远行在外思念慈母,孤独的忠心寄托于苍天。
我知道官职尊贵,却无奈于外表华丽。
汉朝的使者急于征召,潘江与定省的频繁调动。
即使是小人也有母亲,天下的臣民皆有母亲。
家中俭朴如炊玉,生活贫困酒水泛滥。
自我因白发而优越,岂敢逆天而行?
注释:
- 岁晚:年末,指冬季。
- 离家客:远行在外的旅人。
- 犬鸣:狗叫声。
- 营柝:军营中的值班哨。
- 渔唱:渔民的歌声。
- 远役:远方的差役。
- 孤忠:孤独的忠心。
- 朱绂:古代官员的红色绶带,象征权势。
- 彩衣:华丽的衣服。
- 汉使:指汉朝的使者。
- 潘与定省:指调动频繁的两地。
- 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
- 率土:天下,所有土地。
- 炊玉:用玉米炊饭,形容俭朴。
- 酒泛银:酒水泛滥,形容家境贫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华孙,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创作风格兼具古典和现实主义。其诗作多以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为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岁末,诗人因母亲年老而被召回省,途中在嘉禾驿宿夜,感慨身为游子的孤独与对母亲的思念,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场现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驿二首》通过描绘诗人回乡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深厚的母子情和对家国的责任感。首联以“岁晚离家客,更深上水船”开篇,营造出了一种孤独而沉重的氛围,隐含着对家的思念。接下来的犬鸣、渔唱,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安宁,形成了与内心情感的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远役关慈母,孤忠仗老天”,流露出对母亲的深切挂念。在“极知朱绂贵,无奈彩衣姸”中,诗人自觉身处官场,但又感到内心的空虚与无奈,反映了对社会地位的深刻思考。后续的“汉使征车急,潘与定省频”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无情,诗人作为小人物的无奈更加显现。
结尾“自优缘白发,岂敢逆龙鳞”则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和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社会观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晚离家客:年末时节,身为客人在外,感叹离家的孤独。
- 更深上水船:夜已深,更加沉重地乘船而行,暗示心情沉重。
- 犬鸣营柝外:军营外传来狗吠声,点明环境的孤寂。
- 渔唱驿灯前:驿站前有渔歌,生活的气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
- 远役关慈母:远离家乡,思念年迈的母亲,表达对母亲的关爱。
- 孤忠仗老天:心中对母亲的忠诚寄托在苍天之上。
- 极知朱绂贵:深知高官的尊贵,但对世俗的追求感到无奈。
- 无奈彩衣姸:华丽的外表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 汉使征车急:汉朝的使者急于征调,反映官场的紧迫感。
- 潘与定省频:潘江与定省的频繁调动,暗示社会的动荡。
- 小人犹有母:即使是地位低微的人也有母亲,强调人性的共通。
- 率土莫非臣:天下所有的人都是臣民,反映社会的等级制度。
- 岁俭盘炊玉:生活俭朴,象征着对物质的淡泊。
- 家贫酒泛银:家庭贫困,酒水泛滥,暗示生活的窘迫。
- 自优缘白发:因白发而感到优越,但更多是无奈。
- 岂敢逆龙鳞:不敢违抗命运的安排,表现出对命运的屈服。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犬鸣营柝外,渔唱驿灯前”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如“岁俭盘炊玉”,将生活的简朴形象化,传递出深刻的感情。
- 拟人:将“孤忠”寄托于“老天”,赋予抽象的概念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与对命运的无奈,揭示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共通,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水船:象征着旅途与流动的生活,也暗示着孤独与不安。
- 犬鸣与渔唱:构成了夜晚的声音背景,反映了心境的孤寂。
- 朱绂与彩衣: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 母亲:代表着家的温暖与思念,是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绂”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权力
C. 学问
D. 美丽 -
诗中“远役关慈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工作的热爱
B. 对母亲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满足 -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A. 骄傲
B. 无奈
C. 满足
D. 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多是哀伤与惆怅,而孙华孙的诗则更具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