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叔头虱》

时间: 2025-01-01 13:41:04

吾儿久失恃,发括仍少栉。

曾谁具汤沐,正尔多虮虱。

变黑居其元,怀絮宅非吉。

蒸如蚁乱缘,聚若蚕初出。

鬓搔剧蓬葆,何暇嗜梨栗。

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秀叔头虱》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吾儿久失恃,发括仍少栉。
曾谁具汤沐,正尔多虮虱。
变黑居其元,怀絮宅非吉。
蒸如蚁乱缘,聚若蚕初出。
鬓搔剧蓬葆,何暇嗜梨栗。
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

白话文翻译

我儿久未得到呵护,头发蓬乱仍未梳理。
曾几何人给他洗澡,结果只得虮虱成群。
头发变黑是其本色,怀有虱子并非吉兆。
虱子如蚂蚁般纷乱,聚集得如同蚕刚出壳。
鬓发搔得像蓬草,哪有时间去嗜爱梨和栗子。
剪除虱子确实不难,但这恶习却累及形体。

注释

  • :依靠,依赖。
  • :蓬松、散乱的样子。
  • 虮虱:指头虱,这里是头发中的寄生虫。
  • 变黑居其元:头发变黑是其本色。
  • 怀絮:怀有虱子,形容不吉利的状态。
  • 蒸如蚁乱缘:像蚂蚁一样乱爬。
  • 鬓搔剧蓬葆:形容头发乱得像蓬草一样。
  • 翦除:剪去,去掉。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描述的虱子和乱发可视为对家庭琐事的隐喻,展现出父母对孩子健康的关心,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事物的无奈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展现生活的细腻与真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的家庭生活中,表达了他对儿子成长过程中的关心,尤其是对身体健康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虱子”的描写,反映出家庭琐事对生活的影响。

诗歌鉴赏

《秀叔头虱》通过对头虱的描写,反映出家庭生活的琐碎和父母对子女的关心。诗人以一种幽默而又略显无奈的口吻,揭示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难以忽视的小问题。开篇就以“吾儿久失恃,发括仍少栉”引入,表达了对儿子疏于照顾的自责和心痛。接下来的两句“曾谁具汤沐,正尔多虮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了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

诗中“蒸如蚁乱缘,聚若蚕初出”形象地描绘了虱子的繁殖状态,生动且形象,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再到“鬓搔剧蓬葆,何暇嗜梨栗”,则是对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感慨,父亲因忧虑而无暇顾及其他的细腻情感。最后一句“翦除诚未难,所恶累形质”则是对生活中问题解决的无奈,虽然清理虱子并不困难,但这些问题的根源却深深影响了生活的质量。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父爱的深沉与无奈,充满生活的真实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儿久失恃:我儿子很久没有得到照顾。
  • 发括仍少栉:他的头发蓬乱,依然没有梳理。
  • 曾谁具汤沐:谁曾给他洗过澡呢?
  • 正尔多虮虱:结果头上竟然长满了虱子。
  • 变黑居其元:他的头发变黑了,这是本来的颜色。
  • 怀絮宅非吉:头上有虱子,显然不是好兆头。
  • 蒸如蚁乱缘:虱子像蚂蚁一样在头发上乱爬。
  • 聚若蚕初出:聚集的情景如同刚出壳的蚕。
  • 鬓搔剧蓬葆:头发乱得像蓬草一样。
  • 何暇嗜梨栗:哪还有时间去享受美味的梨和栗子。
  • 翦除诚未难:剪去虱子其实并不困难。
  • 所恶累形质:但这些问题却影响了身体的健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虱子的聚集比作蚂蚁和刚出壳的蚕,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如“蒸如蚁乱缘,聚若蚕初出”。
  • 夸张:形容虱子的数量和头发的蓬乱,突显生活的困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头虱,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无奈,从而引发对家庭琐事的反思,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腻与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虱子: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琐事。
  • 头发:象征个人形象和健康。
  • 梨栗:象征生活中的享受与闲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虮虱”指的是什么? A. 虱子
    B. 虫子
    C. 蚂蚁
    D. 蚕

  2. “何暇嗜梨栗”中的“嗜”字意为? A. 吃
    B. 喜欢
    C. 爱好
    D. 忘记

  3.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对孩子健康的关注? A. 水
    B. 虱子
    C. 山
    D. 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梅尧臣的《秀叔头虱》更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通过对家庭琐事的描写,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无奈,而白居易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首诗在情感上有不同的侧重,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