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春景》
时间: 2024-09-19 21:2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阵子 春景
作者:晏殊 〔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燕子在新社飞来,梨花在清明节后凋落。池塘上有三四点碧绿的苔藓,树叶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鸣叫,阳光明媚,飞舞的柳絮飘轻。东边邻居的女伴巧笑嫣然,在采桑的小路上相互嬉戏。昨夜的春梦让人感到惊奇,原来今晨的斗草游戏中获胜,笑容在两张脸上绽放。
注释:
- 新社:指的是春天的新社,即新一年的社日祭祀。
- 清明:指的是清明节,通常在每年4月5日左右。
- 碧苔:指水面上生长的绿色苔藓。
- 黄鹂:一种鸟,春天常见,鸣声清脆。
- 斗草:一种春天的游戏,通常是用草来决定胜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半山,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词清丽婉约,风格独特,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互动,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晏殊的《破阵子 春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诗中首先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燕子归来、梨花凋落、池塘的苔藓与黄鹂的歌唱,无不体现出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描写邻家女伴的笑容与嬉戏,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温暖与人际间的和谐。最后,诗人在叙述中引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从春梦到斗草,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中运用的诸多意象,如“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既描绘了春天的具体形象,也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子来时新社: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梨花落后清明:梨花在清明节后凋落,表现春天的短暂美好。
- 池上碧苔三四点:描写池塘上点缀的苔藓,增添春日的生机。
- 叶底黄鹂一两声:黄鹂在树叶下鸣叫,体现春的声音。
- 日长飞絮轻:阳光明媚,柳絮轻舞,表现春天的温暖与轻松。
- 巧笑东邻女伴:邻家的女伴在春日里欢笑,增添生活的乐趣。
- 采桑径里逢迎:互相嬉戏,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疑怪昨宵春梦好:昨夜春梦让人陶醉。
- 元是今朝斗草赢:今晨的斗草游戏中获胜,带来快乐。
- 笑从双脸生:笑容在两张脸上绽放,传递着幸福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的情感,体现了春天的活力。
- 拟人:让自然景象充满情感与生命,如“巧笑”。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使得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以及在生活中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梨花:象征纯洁和美丽,春天的象征。
- 碧苔:水面上的绿意,象征生命的延续。
- 黄鹂:春天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晏殊
- D. 苏轼
-
“斗草”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游戏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食物
- D. 一种节日
-
这首词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答案:
- C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破阵子 春景》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前者更注重水的流动与月的映衬,后者则专注于春日的温暖与人际间的欢愉。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优雅深沉,后者轻松欢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