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檗供朝爨,须怜是苦辛。
晓天窥落宿,谁识独醒人。
白话文翻译:
破旧的竹子为晨间的灶火所用,
应当怜悯这其中的艰辛。
清晨的天空中,窥视着残留的宿迹,
有谁能识得这独自清醒的人?
注释:
- 破檗:破旧的竹子,檗是一种竹子,常用于制作炊具。这里指的是用来生火做饭的老竹子。
- 朝爨:早晨的灶火,爨指的是炊事的炉灶。
- 须怜:应该要怜惜,表达对艰辛生活的同情。
- 晓天:清晨的天空,指明亮的早晨。
- 窥落宿:窥视着前一夜的残留,宿指的是过夜的地方或痕迹。
- 独醒人:独自清醒的人,指在清晨仍然保持清醒的人,暗含孤独和思考。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生活艰辛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寒微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字白羽,号玉峰,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多描写个人的孤独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人们生活艰辛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平常的生活场景,传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与对个人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风人诗四首 其二》展现了陆龟蒙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首句“破檗供朝爨”,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的早晨,破旧的竹子成为了早饭的燃料,象征着困苦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须怜是苦辛”,不单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同情,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中艰辛的深切理解与反思。
“晓天窥落宿”则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似乎一切都在重新开始,而诗人却仍在思索着前一夜的种种,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谁识独醒人”,诗人自问又自答,暗示在这广阔的世界中,真正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活苦楚的深刻体察,具有人文主义关怀。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点滴,诗人引发读者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自我存在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檗供朝爨:描绘了现实中的困境,破旧的竹子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 须怜是苦辛:表达了对这种艰难生活的同情与理解。
- 晓天窥落宿:清晨时分,诗人对过去的思考,反映出对时间的感慨。
- 谁识独醒人:感叹在众人中,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透显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破檗”比喻生活的艰辛。
- 拟人:在“谁识独醒人”中赋予人情感,表现孤独。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艰辛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个人孤独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意象分析:
- 破檗: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贫困。
- 朝爨:代表日常的生活琐事。
- 晓天: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独醒人:象征独立思考者,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破檗”指的是什么? A. 新的竹子
B. 破旧的竹子
C. 竹子的种类
D. 竹子的颜色 -
“须怜是苦辛”的意思是? A. 應該同情艱辛
B. 不值得同情
C. 生活很快乐
D. 忘记艰辛 -
“谁识独醒人”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风人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陆龟蒙更侧重于对人生活艰辛的关注,而王维则多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人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