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袭美游北禅院(院即故司勋陆郎中旧宅)》

时间: 2025-01-01 14:33:06

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

居士只今开梵处,

先生曾是草玄堂。

清尊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

今日有情消未得,欲将名理问思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袭美游北禅院
陆龟蒙

连延花蔓映风廊,
岸帻披襟到竹房。
居士只今开梵处,
先生曾是草玄堂。
清尊林下看香印,
远岫窗中挂钵囊。
今日有情消未得,
欲将名理问思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北禅院的美丽景色。花藤缠绕着风廊,岸边的帽子轻轻披在衣襟上,走入竹屋。如今的居士正在这里讲解佛法,而曾经的老师则是草玄堂的主人。在树林下品茗时,香印在清风中飘散;窗外远山如黛,挂着佛教的钵囊。今天的我虽然心有所感,却仍未能得到满足,只想向你请教名理,求得思考的启迪。


注释:

  • 连延:形容花藤延绵不断。
  • 岸帻:岸边的帽子,指代佩戴的帽子。
  • 居士:在佛教中专心修行的人,此处指代佛教的讲师。
  • 梵处:指佛教的修行之所。
  • 清尊:指清茶或酒,象征高雅的饮品。
  • 香印:香的印记,象征佛教的宁静。
  • 钵囊:佛教僧侣用以乞食的容器,象征佛教的生活方式。
  • 名理:指佛教的道理与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约789年-835年),字士衡,号逸人,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追求清新高远的境界。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龟蒙晚年,可能是他在北禅院游历时的感悟。北禅院是他曾经熟悉的地方,诗中渗透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佛教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禅院为背景,融入了自然景色与佛教文化,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连延花蔓映风廊”,生动描绘了花藤缠绕的美丽场景,令人感受到春日的气息。接着,诗人描写自己走入竹房,体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境。

“居士只今开梵处”,此句不仅指代当今的修行者,也暗示着一种传承,连接了过去与现在。紧接着提到的“清尊林下看香印”,则是对园林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情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渴望,尽管有情绪的消散与不满足,但他仍然希望能从中得到启迪,向高人请教。这种求知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整首诗以自然之景引发哲理思考,展现了陆龟蒙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远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连延花蔓映风廊:花藤延绵不绝,映衬着风中走廊的景象。
    • 岸帻披襟到竹房:在岸边,帽子轻轻披在衣襟上,走入竹屋中。
    • 居士只今开梵处:如今的居士在此传授佛法。
    • 先生曾是草玄堂:提到曾经的老师在草玄堂中讲道。
    • 清尊林下看香印:在林下品茶时,香气飘散。
    • 远岫窗中挂钵囊:窗外的远山如黛,挂着佛教的钵囊。
    • 今日有情消未得:今天的情感虽有,却未能满足。
    • 欲将名理问思光:想向高人请教名理,寻求思考的光辉。
  • 修辞手法

    • 此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香印”象征佛教的清净与心灵的宁静。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北禅院的描绘,表达对自然之美和佛教智慧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分析:

  • 花蔓: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美好。
  • 竹房:代表宁静与修身养性的环境。
  • 居士:象征修行者的智慧与道德。
  • 清尊:高雅的饮品,表达人生的清淡与超脱。
  • 香印:象征心灵的宁静与佛教的哲理。
  • 钵囊:体现佛教的生活方式与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连延花蔓映风廊”中“连延”指的是:

    • A. 短暂
    • B. 延绵不断
    • C. 稍纵即逝
    • D. 轻轻飘动
  2. 诗中提到的“居士”指的是:

    • A. 文人
    • B. 修行者
    • C. 官员
    • D. 商人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疲惫
    • C. 不满足与求知的渴望
    • D. 绝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陆龟蒙的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陆龟蒙则结合了佛教思想与哲理思考,表现出更为深邃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陆龟蒙诗选》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