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4-09-19 21:54:52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带拒霜三十里,又催箫鼓作秋声。

白话文翻译:

这一带的秋霜覆盖了三十里,秋天的声音又随着箫鼓的演奏而响起。

注释:

  • 一带:指一片区域。
  • 拒霜:抵挡住霜冻,这里指秋霜的降临。
  • 三十里:形容范围广阔。
  • :促进、催生的意思,形容声音的引发。
  • 箫鼓:古代乐器,箫为吹奏乐器,鼓为打击乐器,常用于庆祝或节日场合。
  • 秋声:指秋天的声音,带有萧瑟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箫鼓”和“秋声”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氛围与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季节变迁的思考。诗的开头用“一带拒霜三十里”形象地展示了秋霜的覆盖范围,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广阔感,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接着,诗人用“又催箫鼓作秋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明在这秋霜的映衬下,乐器演奏的声音愈发动听且充满秋意,渗透着深刻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流转的思考与感悟,富有哲理性与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带拒霜三十里:描绘霜降覆盖的广阔区域,营造出一种冷清而美丽的秋景。
    2. 又催箫鼓作秋声:通过乐器声的描绘,传达出秋天的氛围,生动地体现了秋天的韵味。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拒霜”与“催箫”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2. 意象:采用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秋霜和乐器声的描绘,表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带有凉意,暗示生命的短暂。
  • 箫鼓:象征着人类的文化活动,传达出秋天的氛围与情感,带有欢庆的寓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 A) 琵琶
    • B) 箫
    • C) 鼓
    • D) 笛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季节?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答案

  1. B) 箫,C) 鼓
  2. C) 秋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秋兴八首》等。
  • 诗词对比:徐似道的《句》与杜甫的《秋兴八首》在题材上均涉及秋天,但徐氏更多表现秋的静谧与乐声,杜甫则在秋中感受到更为沉重的历史与个人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