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年已艾服,沿牒困风尘。硎新始发刃,鸣晚逾惊人。毋辞滞下邑,姑欲慰斯民。此路尘车往,明年郊雉驯。恨乏双凫舄,从子伊水滨。
白话文翻译
你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还在官场中奔波劳碌。新磨的刀刃初试锋芒,晚上的鸣声更加惊人。不要推辞留在小县城,暂且为了安抚这里的百姓。这条路上尘土飞扬,车辆往来,明年郊外的野鸡也会变得温顺。遗憾的是我没有一双能飞的鞋子,不能跟随你到伊水边。
注释
- 艾服:指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即五十岁。
- 沿牒:指沿着官职的阶梯逐级上升。
- 硎新始发刃:比喻初露锋芒,开始展现才华。
- 鸣晚逾惊人:晚上的鸣声更加惊人,比喻才华在晚年更加突出。
- 毋辞滞下邑:不要推辞留在小县城。
- 姑欲慰斯民:暂且为了安抚这里的百姓。
- 恨乏双凫舄:遗憾没有一双能飞的鞋子,典故出自《后汉书·王乔传》,王乔有神术,能化双凫自县至京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善于写景抒情,尤其擅长七言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宋祁送别友人郑著作的作品。郑著作在官场中奔波,宋祁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随行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郑著作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宋祁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官场生涯的深刻理解。诗中“硎新始发刃,鸣晚逾惊人”一句,既是对郑著作才华的赞美,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而“恨乏双凫舄,从子伊水滨”则表达了宋祁自己无法随行的遗憾,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祁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年已艾服:直接点明友人已到知天命之年,暗示其经历丰富。
- 沿牒困风尘:描述友人在官场中奔波的艰辛。
- 硎新始发刃:用新磨的刀刃比喻友人初露锋芒。
- 鸣晚逾惊人:晚上的鸣声更加惊人,比喻友人晚年才华更加突出。
- 毋辞滞下邑:劝友人不要推辞留在小县城。
- 姑欲慰斯民:表达友人留在小县城是为了安抚百姓。
- 此路尘车往:描绘官场中的繁忙景象。
- 明年郊雉驯:预示友人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 恨乏双凫舄:表达自己无法随行的遗憾。
- 从子伊水滨: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硎新始发刃”比喻友人初露锋芒。
- 拟人:如“鸣晚逾惊人”将才华比作晚上的鸣声。
- 对仗:如“恨乏双凫舄,从子伊水滨”对仗工整,情感深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福,通过对友人郑著作的赞美和祝福,表达了宋祁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官场生涯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随行的遗憾,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艾服:象征着知天命之年,经历丰富。
- 硎新始发刃:象征着初露锋芒,开始展现才华。
- 鸣晚逾惊人:象征着才华在晚年更加突出。
- 双凫舄:象征着能飞的能力,典故出自《后汉书·王乔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艾服”指的是什么年纪? A. 三十岁 B. 四十岁 C. 五十岁 D. 六十岁
-
“硎新始发刃”比喻什么? A. 初露锋芒 B. 晚年才华 C. 官场艰辛 D. 安抚百姓
-
“恨乏双凫舄”中的“双凫舄”出自哪个典故?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三国志》
答案: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祁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张学士知郢州》。
- 其他宋代诗人的送别诗,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与宋祁的其他送别诗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友人经历和才华的赞美。
- 与苏轼的送别诗相比,宋祁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真挚和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祁诗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