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山行杂感》

时间: 2025-01-16 22:30:24

重安江上重安驿,不见当年旧石桥。

赤足短裙红蔽膝,趁墟日午有花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安江上重安驿,不见当年旧石桥。
赤足短裙红蔽膝,趁墟日午有花苗。

白话文翻译:

在重安江边的重安驿站,已经看不见当年那座旧石桥。
赤裸双足,身穿短裙,红色的衣物遮住膝盖,趁着集市日,正好看到花苗在阳光下生长。

注释:

  • 重安江:指一个具体的河流名称,可能与作者的故乡或游历之地相关。
  • 重安驿:驿站,一种古代供人休息和换马的地点。
  • 旧石桥:象征着过去的时光和记忆。
  • 赤足短裙红蔽膝:描绘了一个乡村少女的形象,赤脚和短裙展现了自然和质朴的生活状态。
  • 趁墟日午:指集市日的正午时分,表达了农村生活的节奏。
  • 花苗: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旧石桥”隐含着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墟日”则传达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超,近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乡土,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蒋士超游历某地时创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图景。

诗歌鉴赏:

《镇远山行杂感》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过往岁月的惆怅。开头两句通过描绘重安江边的驿站和旧石桥,唤起了对往昔的怀念,暗示着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生动的乡村景象,赤足的少女与花苗的出现,象征了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旧石桥的消失与花苗的茁壮相映成趣,既表现了乡村的变化,也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乡土情怀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安江上重安驿:地点的描述,强调了环境的具体性。
  2. 不见当年旧石桥:怀念过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3. 赤足短裙红蔽膝:描绘乡村少女,展现了自然淳朴的美。
  4. 趁墟日午有花苗:生动地捕捉到集市的热闹与生命的蓬勃。

修辞手法:

  • 比喻:旧石桥的消失比喻着记忆的消逝。
  • 拟人:花苗的生长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生活的珍惜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安江:象征着故乡的记忆与情感。
  • 旧石桥:承载着历史与怀旧。
  • 赤足短裙:表现了纯真与自然的生活状态。
  • 花苗:象征着生命、成长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安江上重安驿指的是哪里?

    • A. 一座古桥
    • B. 一条河流
    • C. 一处驿站
    • D. 一片农田
  2. 诗中描绘的少女穿着什么?

    • A. 长裙
    • B. 短裙
    • C. 裙子
    • D. 裤子
  3. “不见当年旧石桥”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忧伤
    • B. 快乐
    • C. 迷惑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江雪》柳宗元: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的共鸣。

诗词对比:

  • 《重安山行杂感》与《江雪》: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环境,但《重安山行杂感》侧重于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而《江雪》则表达了孤寂与思考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