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三首 其一 采莲》

时间: 2025-01-04 07:19:18

镜湖圩岸,霁雨晴纱如幔。

一棹摇萍,折几荷花。

辨嗅清幽,湿面花间露,并蒂香心捧回家。

趣笑伊人妆腻,何如红淡些。

像那芙蓉,浴出清清水,不许俗尘随便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堂春三首 其一 采莲
作者:崔荣江 〔当代〕

镜湖圩岸,霁雨晴纱如幔。
一棹摇萍,折几荷花。
辨嗅清幽,湿面花间露,
并蒂香心捧回家。
趣笑伊人妆腻,
何如红淡些。
像那芙蓉,浴出清清水,
不许俗尘随便遮。


白话文翻译:

在镜湖的堤岸上,雨后天晴,薄纱般的轻雾如帷幔一般。
小船轻轻摇动着浮萍,折下一两朵荷花。
我细心辨别着清幽的香气,湿润的面庞上沾着花间的露珠,
将并蒂的芳香小心翼翼地捧回家。
看到那位姑娘妆容艳丽,不如淡淡的妆容更好。
就像那芙蓉花,在清水中沐浴,
不让俗世的尘埃随意遮挡。


注释:

  • 镜湖:一种湖泊的名字,喻指美丽的自然景观。
  • 霁雨:雨过天晴,形容天气的变化。
  • 摇萍:摇动浮萍,指船在水面上的轻微晃动。
  • 并蒂:指两朵花并生于同一柄的状态,象征美好和谐。
  • 妆腻:妆容过于浓艳,形容女子的妆容。
  • 芙蓉:指荷花,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并蒂”常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代表着和谐美满的情感。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白与高洁,而“芙蓉”更是美丽的化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荣江,现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常常描绘自然美和人情美。

创作背景:此首诗创作于一个雨后的夏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女性温婉优雅的赞美。


诗歌鉴赏:

《玉堂春三首 其一 采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景和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开篇描绘镜湖的景色,雨后天晴,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湖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用“摇萍”和“折几荷花”这两句,表现了诗人轻松的心情和对自然的亲近。诗的中段,诗人用细腻的嗅觉描写花间的露珠,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对伊人的描写中,诗人不仅仅停留在外貌的描绘上,更深层地探讨了妆容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何如红淡些”的反思,呼应了诗中对自然美的赞美。结尾处以“芙蓉”作结,强调了女子的清丽与高洁,隐含着对俗世纷扰的拒绝,展现了诗人对纯净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镜湖圩岸,霁雨晴纱如幔:在镜湖的堤岸上,雨后天晴,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着湖面,渲染出宁静的氛围。
  2. 一棹摇萍,折几荷花:小船轻轻摇动浮萍,采折几朵荷花,表现了诗人轻松闲适的心情。
  3. 辨嗅清幽,湿面花间露:细心辨别花香,脸上沾着露水,描绘出清晨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4. 并蒂香心捧回家:将并蒂的荷花香捧回家,象征着珍惜与美好的回忆。
  5. 趣笑伊人妆腻:调侃那位姑娘妆容过于浓艳,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纯真的向往。
  6. 何如红淡些:不如用淡妆更显自然美丽,表达诗人对装饰与自然之间的思考。
  7. 像那芙蓉,浴出清清水:比喻女子如荷花般清丽,体现出自然之美。
  8. 不许俗尘随便遮:不让世俗的污秽遮挡美丽,强调保持纯洁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伊人比作芙蓉花,形象生动。
  • 拟人:让荷花具有人性,表达出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红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女性之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情美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镜湖:象征宁静与美丽的自然环境。
  2. 荷花:象征高洁与美好,常与女子之美相联系。
  3. 露珠:象征清新与纯洁,富有生命力。
  4. 芙蓉:代表美丽与优雅,常常用来比喻女子。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的语言,更加深了诗的主题。荷花与芙蓉的运用,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和谐共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镜湖”象征什么?
    A. 宁静的湖泊
    B. 凶险的水域
    C. 漆黑的深渊

  2. “妆腻”在诗中表现了什么?
    A. 夸张的装饰
    B. 自然的美丽
    C. 低调的气质

  3. 诗中“并蒂”指的是什么?
    A. 两朵荷花
    B. 两个女子
    C. 两片叶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崔荣江的《采莲》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描绘自然之美,但崔的作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强调壮丽景色与个人情怀的结合。

解读: 崔荣江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反映出个人风格和时代背景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诗词鉴赏》
  2. 《现代诗歌流派与风格》
  3. 《崔荣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