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香 午日雨窗忆亡儿绍泽感赋》

时间: 2025-01-06 08:30:39

续命丝长谁共缬。

只有愁千结。

草唤忘忧忧未绝。

空负了、端阳节。

玉雪娇儿成永别。

此恨和谁说。

蛙鼓声中疏雨歇。

早又见、纤纤月。

意思解释

四和香 午日雨窗忆亡儿绍泽感赋

原文展示: 续命丝长谁共缬。只有愁千结。草唤忘忧忧未绝。空负了端阳节。玉雪娇儿成永别。此恨和谁说。蛙鼓声中疏雨歇。早又见纤纤月。


白话文翻译: 生命的丝线漫长,谁能共我缠绕?只有心中愁苦千结。草木呼唤忘忧,但我的忧愁却未能解除。空空荡荡,辜负了端阳节的欢愉。玉雪般的娇儿已成永别,这份恨意又向谁诉说?蛙声中间,细雨渐歇,早已见到那纤细的月影。


注释:

  • 续命丝:象征生命的延续,通常指生死之间的无奈和缠绵。
  • 共缬:共缠,形容与他人共同承受愁苦。
  • 千结:指心中愁苦千丝万缕,难以解开。
  • 端阳节:端午节,通常是欢庆的日子,此处用以对比悲哀。
  • 玉雪娇儿:用来形容去世的孩子,既美丽又脆弱。
  • 蛙鼓声:指春雨时蛙鸣,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纤纤月:形容细小的月亮,暗示着细腻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珍,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她的诗歌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家庭生活的苦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午后雨天,诗人悼念已故的儿子绍泽。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反映出母亲对亡儿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愁苦。


诗歌鉴赏: 张玉珍的《四和香 午日雨窗忆亡儿绍泽感赋》是一首充满母爱与思念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母亲对亡儿的无尽怀念。开篇以“续命丝长谁共缬”引入,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伴侣的渴望,承载着一种孤独感。接下来的“只有愁千结”,则将这种孤独与愁苦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心情。

“草唤忘忧忧未绝”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草木虽呼唤忘却忧愁,但诗人的忧愁却无处可逃。诗人在端午节时空负了欢愉,表现出对传统节日的失落感。

最后几句,蛙声与细雨相伴,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月亮的出现又暗示着思念的继续。整首诗在哀伤中带有一丝清冷的美感,展现了张玉珍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续命丝长谁共缬”:生命的延续与孤独的感受。
  2. “只有愁千结”:愁苦如同千丝万缕,难以解开。
  3. “草唤忘忧忧未绝”:自然的呼唤却无法抚平内心的忧伤。
  4. “空负了端阳节”:节日的欢愉与失去的喜悦形成对比。
  5. “玉雪娇儿成永别”:怀念的对象,生动而又悲切。
  6. “此恨和谁说”:无处倾诉的痛苦感受。
  7. “蛙鼓声中疏雨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8. “早又见纤纤月”:月亮的出现,象征着思念的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亡儿比作“玉雪娇儿”,形象而生动。
  • 拟人:草木似乎在呼唤,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母亲对亡儿的深切怀念,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对失去的痛苦和对自然的感悟。情感细腻而真挚,充满了人性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生命丝:象征生命的脆弱和延续。
  • :自然的呼唤,与人心的忧愁形成对比。
  • :思念的象征,柔和而清冷。
  • :悲伤的象征,营造出哀伤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续命丝长谁共缬”中“缬”的意思是什么? A. 线 B. 结 C. 结缔 D. 交织

  2. “草唤忘忧忧未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忘却 C. 绝望 D. 失去的忧愁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感慨 B. 对亡儿的怀念 C. 对节日的失落 D. 对自然的观察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李煜的《虞美人》相比较,张玉珍的诗歌更加细腻,情感更为深沉,反映了母亲角色的复杂心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研究》
  2. 《张玉珍的诗歌与生平》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