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扬子津》

时间: 2025-01-01 14:34:17

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泊扬子津
作者: 祖咏 〔唐代〕

才入维扬郡,
乡关此路遥。
林藏初过雨,
风退欲归潮。
江火明沙岸,
云帆碍浦桥。
客衣今日薄,
寒气近来饶。

白话文翻译:

刚到维扬郡,
故乡的路途却遥远。
树林里刚刚下过雨,
风退去后海潮也要归来。
江边的火光映亮了沙岸,
云帆却挡住了江边的桥。
今天游客的衣服很单薄,
寒意越来越浓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维扬郡:即扬州,古代一个著名的城市。
  • 乡关:故乡的道路。
  • 林藏:树林隐蔽。
  • 初过雨:刚刚下过雨。
  • 风退:风开始减弱。
  • 欲归潮:潮水将要退去。
  • 江火:江边的篝火或灯光。
  • 云帆:云中的船帆。
  • 碍浦桥:挡住了江边的桥。
  • 客衣:旅人的衣服。
  • 寒气:寒冷的气息。
  • :多、丰富。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维扬郡”是唐代著名的水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客旅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字元龙,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不明。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常有情景交融之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旅途之中,反映了他在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然景象对他情绪的影响。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诗人常在游历中吸取灵感,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泊扬子津》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的开头“才入维扬郡,乡关此路遥”,用简单的句子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路途的遥远,情感真挚而直接。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雨后的树林、退去的风、归来的潮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一句,生动描绘了江边的夜景,火光映照着沙岸,似乎暗示着温暖的归属感,但又因云帆的存在而感到阻碍,象征着归乡的困难和对故乡的渴望。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在孤独与温暖之间徘徊,情感更加复杂。

最后两句“客衣今日薄,寒气近来饶”,则是对环境的直接感受,薄衣加重了寒意,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对温暖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入维扬郡:刚刚到达维扬郡,表明旅途的开始。
  2. 乡关此路遥:故乡的路途遥远,表达思乡之情。
  3. 林藏初过雨:树林里刚下过雨,描绘自然景象。
  4. 风退欲归潮:风减弱,潮水将要回归,传达自然的变化和旅途的无常。
  5. 江火明沙岸:江边的火光照亮沙滩,营造温暖的氛围。
  6. 云帆碍浦桥:云中的船帆挡住了桥,象征着归乡的阻碍。
  7. 客衣今日薄:今天的衣服很单薄,暗示天气的寒冷。
  8. 寒气近来饶:寒气日益加重,进一步强调孤独和凄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形成视觉上的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心境,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潮水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旅人心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寒冷,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维扬郡:象征着故乡的记忆。
  • 雨后树林: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江火:象征温暖的归属感。
  • 云帆:象征旅途中的阻碍与不安。
  • 薄衣:象征脆弱和易受伤的情感。
  • 寒气:象征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维扬郡”是指哪个地方?
    A. 北京
    B. 扬州
    C. 南京
    D. 杭州

  2. “江火明沙岸”中的“江火”指的是什么?
    A. 江中的火焰
    B. 江边的灯光或篝火
    C. 江水的波动
    D. 江岸的植物

  3.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与思乡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旅途的感受与自然之美。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对比:
《泊扬子津》与《静夜思》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泊扬子津》更侧重于旅途的孤独与自然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多地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绪状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祖咏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