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旧宅》

时间: 2025-01-04 07:47:04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堂堂圣像垂龙袞,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口夕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堂堂圣像垂龙袞,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口夕阳。

白话文翻译:

我从天家奉上一瓣香,骑马抵达东鲁拜访孔子灵光的庙宇。
那庄严的圣像披着龙袞,众多贤士排成了雁行。
如今屋壁上的诗书已然寂静,衣冠人物只让人感到伤感。
可怜那杏树已经老去,空荡荡的坛上,只剩寒鸦在夕阳下叫唤。

注释:

  • 奉出:奉献,献上。
  • 天家:指天上的家,也可理解为神圣的地方。
  • 著鞭:骑马行进。
  • 东鲁:指鲁国,孔子的故乡。
  • 谒灵光:拜访孔子的庙宇。
  • 堂堂圣像:形容孔子伟大的形象。
  • 垂龙袞:龙袞是一种华贵的服饰,象征尊贵。
  • 济济贤生:众多的贤士。
  • 列雁行:比喻贤士们有序排列,像雁群一样。
  • 绝响:声音消失,指诗书已经没有传承。
  • 可怜杏老:杏树的老去,暗指时光流逝。
  • 寒鸦:指寒冷的乌鸦,象征孤寂。
  • 夕阳:日落时的阳光,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元量,字景升,号惭愧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七言律诗,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在拜访孔子旧宅时的感怀之作,表现了对孔子及其文化遗产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歌鉴赏:

《孔子旧宅》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沉思。开头以“奉出天家一瓣香”引入,表现出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接着描绘了孔子庙的庄严场景,突显出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伟大形象。在“济济贤生列雁行”中,诗人将贤士们的景象比作雁行,寓意他们的顺序和团结,表达出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推崇。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转向对现实的反思,“屋壁诗书今绝响”一句道出了文化衰落的无奈,昔日的诗书已然无人问津,衣冠人物的消逝更是让人感到悲伤。最后“可怜杏老空坛上”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杏树的老去象征着文化的衰退,而“惟有寒鸦口夕阳”的意象则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总体而言,诗人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在反思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淡忘与忽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奉出天家一瓣香:表现出对孔子崇高地位的敬仰。
    • 著鞭东鲁谒灵光:描绘了诗人骑马前往孔子故乡的情景,意在表达对孔子灵魂的崇拜。
    • 堂堂圣像垂龙袞:表现孔子像的威严与庄重。
    • 济济贤生列雁行:贤士们齐聚一处,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 屋壁诗书今绝响:文化的衰退,诗书已无声息,令人惋惜。
    • 衣冠人物只堪伤:往日的风华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伤感。
    • 可怜杏老空坛上:杏树老去,象征着文化的遗失。
    • 惟有寒鸦口夕阳:夕阳下的寒鸦,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贤士比作雁行,表现出团结有序。
    • 拟人:杏树老去,赋予植物以情感,增强哀伤气氛。
    • 对仗:如“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衰退现象的深刻反思,蔓延出一种文化孤独感和历史的无情。

意象分析:

  • :象征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
  • 龙袞:象征尊贵,表现孔子的崇高。
  • 贤生:代表有学识、有道德的人,体现文化的繁荣。
  • 杏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凋零。
  • 寒鸦:象征孤寂与无奈,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奉出天家一瓣香”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孔子的崇敬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A

  2. “济济贤生列雁行”中的“列雁行”比喻什么? A. 鳥类的飞行
    B. 学者的团结
    C. 诗歌的形式
    答案:B

  3. 诗中“可怜杏老空坛上”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岳阳楼》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3.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 - 杜甫与《孔子旧宅》同样表现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悲苦,而后者则强调文化的衰退。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